年味还没散尽,美味还没吃够,膘也还没养起来,却不得已匆匆赶回公司上班!切莫以为我的老板们不通人情,剥削年轻的劳动力,也不要妄想我是一个爱岗敬业的劳模。只是因为我宁可工作也不想呆在家里被各种拜年的亲戚朋友盘问。
“哟,这姑娘都这么大了,学校什么时候放的假啊?” 一个有几面之缘的阿姨问道,据说是我父亲的远堂兄弟媳妇。
"婶婶,我都毕业两三年了” 我痴笑地答道。
“毕业了都,在什么单位上班呢?工资应该不低吧,我记得你好像是学得会计,这个干好了可吃香呢” 远房婶婶拉着我的手继续热情的问道。
"哦,学会计的是我姐,我学的是珠宝鉴定。” 我避重就轻的答道。
“这个好呀,稀缺。有男朋友了吧,我给你说工作再好也不如找一个好男人嫁了......”
我。。。, “那个,婶婶我和朋友约好了得出去,您先和我妈聊,吃了饭再走啊,我一会就回来” 说着,就匆匆出了家门。 随即深深吸了一口外面的凉气,感叹外面阳光明媚,风景宜人,此时的我真想汪汪叫两声。
什么时候起学习, 工作,结婚,生子成了大过年的潮流话题,逃避不是方法只是技巧。然而我并不是单独的受害个体,据说不同的群体被追问的话题略有不同,虽然网上出台了各种机智的应对版本,但是终归都是纸上谈兵,只供吐槽,没有可操作性。
我突然很想知道到底是哪个没事干的规定,30岁之前你要完成学业,结婚,生子这几等大事,没有交作业的,呵呵,你就等着“积毁销骨,众口铄金”吧。尤其是在小地方,这种现象似乎更加明显。
细细想来,好像没有人这么规定,它就是一个约定成俗的事情,你喜欢不喜欢,它就在那里,渊远留长,一代又一代,是人们积累的经验,是人们认为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我其实可以理解古人早婚早育,你想啊,那会生产力低下,物质贫乏,不早点传宗接代哪来的劳动力?寿命又短,当然要尽量提早结婚体验完整的人生;生活单调,两个人无聊总比一个人无聊强,最重要的一个人生存太困难了。
可是现代不比古代啊,世界这么大,生活这么精彩,一个人也可以养活自己,没有太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反而是我们的经验之谈限制了生活的多元化,生命的多样性,间接剥夺了很多人重新选择和创造的机会。明明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以有一千种活法,可是因为前人积累了经验,走了一条捷径,并告诉后人,我这条路是对的,其他的都是不合理的,否则就是白费力气,甚至是错误的决定。最终一千个哈姆雷不知不觉中只选择了主流的几种生活方式。你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在重复别人的生活方式,你失去了听从自己内心的机会,错过了一种全新的体验。而在没有尝试之前,你又怎么知道什么是是适合自己的。一个简单的鸡蛋都可以有那么多种画法和形态,更何况我们鲜活的生命。
同样是水,聚集成小溪,它是柔美婉约的涓涓细流,汇合成海水,它是愈挫愈勇的波涛骇浪。没有谁好谁坏,对错之分,只是我们选择了用生命的不同形态去演绎生活。所以说选择权始终在我们自己手中,而别人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经验可以借鉴却不是唯一必须的选择。对于别人的思维观念,我们没必要完全去执行,只需要有一个接受和尊重的态度。只要它不违反社会自然规律,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否定。记得奇葩说第三季海选有一期,一个叫李树峪的选手上台质疑辩论不应该娱乐化,在与奇葩们辩论的环节中却不得已全身而退。他说的也许有一定道理,但是毋庸置疑很多人就是喜欢奇葩说这样予娱乐和辩论为一身的节目,你主张辩论要严肃专业没有问题,你说辩论娱乐化是不对的却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存在了的东西总是有它的合理之处,非盛则衰,有一天当它没办法适应大众的需求自然会淡出人们的视线。
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思想相对多元化的社会,一个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代,这样的变化提供了更多无限的可能。就像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生活需要完全依靠男人,就像之前考上大学似乎才有出路等的说法都在历史的洪流中淡去。正如现在不按时结婚生子就是不合时宜,可是每一个人对婚姻的认识不同,担当责任的准备阶段不同,怎么能一概而论,要求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步伐,甚至以某种方式去批判或者催促走得慢的人呢,人家可就是慢性子呢。
之前的我们喜欢把自己绑在框架之中,而今后的我们更需要学会如何挣脱这一层又一层的框架。毕竟适合别人的经验之谈你不一定受用,过得开不开心,畅快不畅快,只有自己知道。同样别人美不美,也不是你说了算的。所以请对自己多一点勇气,对别人多一份理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