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天的重庆之行结束了,坐上火车,踏上回程,躺在铺上,美美地睡上一觉。
早上8点就醒了,洗漱完毕,吃个面包,拿出蔡如明老师的《从天赋到天赋力》,继续阅读。读到“对于孩子来说,能够自主探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获得积极反馈和积极体验的过程是幸福且有意义的,他们需要通过这样的过程去寻找成长的方向。我想,天赋的维持与发展也是如此,无论我们携带了怎样的基因,无论我们多擅长某个领域,我们所能获取的成就与后天的付出总是成正比的,当孩子被周遭的环境所束缚,缺少足够的机会去行动,任由天赋荒废,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天才都会变得平庸。”不禁思绪万千,想到这趟重庆之行——
这次的重庆之行是女儿在八年级的时候给自己定的目标——考上重点高中,我们陪她去一次重庆之行。自此,她就把重庆之行写进自己的计划之中,并贴在书桌前,以此勉励自己。
经过她的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是去年夏天,Y情还没有结束,不敢远行,重庆之行暂时不可行。
今年暑假开始前一个月,我们一家就商量着今年的重庆之行,并提早为女儿配备了一台新手机(本打算她十六周岁生日送给她的),同时给她提了一个要求——她制定攻略和计划,所有行程由她计划,吃住行由她安排,每天300元的伙食费给她安排我们一天的吃。女儿非常开心,一放假,每天忙碌着网上查看攻略,作每天的计划。
很快,7月30日,一切依照计划进行,我们坐上火车,背上行囊,如期出发。天公也作美,我们去的时候是重庆同时期最不热的,直到返程的前两天,天气才开始热起来,这热度似重庆人的热情,又似乎用热情给我们送行。
这十天,我们夫妻俩和小贝只需要带上腿就好了,虽然偶尔之前也做了计划,但是很多时候,计划是实时变化的,所以每天晚上回到酒店,都会找个能写字的地方,一边用手机查询,一边用笔登记着,调整我们第二天的行程,总会忙到比较晚,但又乐此不彼。
十天的行程,不能说完美,但着实让人感觉非常舒适,每天大概9点左右出门,晚上10点左右回到酒店,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游玩;每天大概2万步左右的走路路程,不会特别累;考虑到中午比较热,基本安排室内游玩;参观的景点大都在轨道交通沿线,非常方便;游玩的地方涉及到历史、人文、文化、潮流、建筑……现在想起,不由得让我惊叹——这是第一次自主安排旅游的我的女儿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是“被周遭的环境所束缚,缺少足够的机会去行动”,我们需要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去尝试,当我们敢于把事情交由孩子的时候,孩子才能有机会创造惊喜。
“对于孩子来说,能够自主探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获得积极反馈和积极体验的过程是幸福且有意义的,他们需要通过这样的过程去寻找成长的方向。”
女儿不正是这样,在安排我们一家吃住行的过程中,身心具备,但又乐此不彼,因为这是她愿意并喜欢做的事。我相信,这一次的重庆之行,于她而言是一场特别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