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照片,很多记忆都会褪色,最后忘记。就像暑假期间的旅行,离现在差不多2个月了,我脑子里能迅速闪现的就是我们去了哪几个地方,至于其他具体的事真的有点想不起来了。
幸好我是个拍片发圈狂人,还可以从照片里找一些记忆的蛛丝马迹。哈哈哈……

原本计划要去千岛湖,再到黄山。
然而7月份的天气,每天都是下不完的雨。不适合游湖,更不适合爬山。
这一颗想出去浪的的心啊,天气怎么阻挡的了我们。查遍了全国的天气预报,最后锁定河南那一块没有雨!说走就走吧。
从清晨到傍晚,路过阴天,遇到大雨,见到蓝天,还没兴奋多久,又是暴雨袭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我和老公差不多2小时轮换着开,11个小时,882公里,终于到了开封。开封对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看的电视剧《开封有个包青天》里。

歇息了一晚,我们最先到访的是大相国寺。大相国寺是一座坐落在闹市中的寺院,未来了解它的悠久历史,我们请了一名导游。
然而请完我就有点后悔了。
我那对上下五千年历史了如指掌的娃,就一直在旁边上蹿下跳的举手,一下提问,一下讲诉他了解的故事。遇佛讲佛,遇菩萨讲菩萨,什么不要踩门槛啦那是佛祖的肩膀,谁是过去佛,谁是现世佛,谁是未来佛,阿弥陀佛又是接引佛,巴拉巴拉……
到了最后见到那尊震撼人心、精美绝伦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才终于轮到导游讲解了。
一个人一棵树一件事一辈子,这尊造像可谓鬼斧神工、举世无双。据说这尊菩萨像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位民间工匠倾注一生,于28岁时开工,用了整整58年时间,在一棵银杏树上雕刻而成,被誉为古代木雕艺术的杰作。谁说中国没有匠人的!
因为寺庙里不允许拍照,但是真的太美了,太牛了,没文化的我都不知道如何形容了。或许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感受到直击灵魂的震撼。
来到开封不去开封府就是对不起包青天了。
告别了大相国寺,在寺院出来的马路对面有条吃街,我们买了个饼吃就又匆匆赶往开封府了。(就是这个黄桥烧饼,别看他一个破摊,味道还挺正的,美味总是隐藏在看不起眼的地方。)

一进开封府,最先吸引我的是门口的两面大鼓,没有冤情也得去捶上两拳,凹个造型,拍张照先。
在大鼓的右侧还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那些曾在开封府任职的官员,其中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包拯,已经看不到他的名字了,代替他的是一处深深的凹槽,据说只要摸摸包拯的名字,就会一辈子不吃官司,日积月累就被摸出了凹槽,可是我摸着怎么感觉这是人工做出来的呢?不过管他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先摸了再说。

在府门景区的西处,设有典狱房、狱神庙、死牢、男女牢房等景观。那个牢房,说真的,就莫名的感觉阴深深的不敢进去。但是嘉嘉非要拉我进去参观,只好被死拉硬拽的拖了进去。监狱门非常矮小,大约是人一半的高度。所以进入监狱的人要弯着腰才能进出。在死牢里上有铁丝网,墙是流沙墙,犯人如果想挖墙逃跑,会被墙壁里的流沙淹没致死。
出了毛骨悚然的死牢,赶快去气势磅礴的正厅聚集下阳气吧。好像古代的建筑都会有一条中轴线,开封府也一样。分布着正厅,议事厅等建筑。
正厅又叫大堂,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大堂上锃亮发光的龙、虎、狗三口铜铡,放在威严的三尺案前让人望而生畏。“正大光明”的匾额昭然天下,处处散发着威严。

出了大堂后,坐在外面的台阶上喝水,吃零食,补充能量,等待一会的《铡赵王》的演出。
演出效果并不怎样,音响效果也是不行。不过孩子爱看就是好看。
看完演出,去了旁边的一座高塔,已经忘了叫什么塔。一级级的拾阶而上,让原本就略显疲惫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到了塔顶,吹着凉风往下望的时候,疲惫也像是被风吹散了般,又是一顿自拍,拍娃,拍景。
这一天的行程差不多也结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