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数学能力或者说数学素养,最终是落在学生解决问题上。换言之,数学最终培养的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解决问题的前期,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掌握好基本的工具。这些基本的工具包过:加减乘除的计算(特别是加减乘除的意义),分析题意的策略,几何与图形中的相关概念等等。
在小学低段,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如果老师或者家长读题,则正确率很高。但是,一旦让孩子自己读题,则最难的就是如何来理解题意。因此,老师要交给孩子怎样来理解题意。如何从不会分析题意到能有条理的分析题意以及相对应的分析手段与策略等等。怎样来教呢?
1. 边读边圈出重要信息
把题目中出现的数值表示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能圈出重要的字词。
2. 读完了题目以后才能动笔写
绝对不允许孩子孩子草草的看一遍题目就动笔写,至少要读三遍题目。如果还没有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就把题目抄下来,一遍不行就抄两到三遍。经历了这么多还是不行的话,老师也没办法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3. 坚决仅仅凭几个关键词来决定用加法还是减法。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必须建立在对题目完整题意的理解上。
以上这些说说容易,对有些孩子来说,理解题意还是很难。如果确实有困难,那么就好好练习计算吧。至少计算过关了,就能保证获得一半的分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