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又重读了一本剖析翻译行业、尤其是翻译公司基本运作方式的书——《The General Theory of The Translation Company》,收获良多,所以想写一篇阅读分享,把这本书推荐给有需要的伙伴。

这本书的作者是在翻译行业浸淫多年的Renato Beninatto 和 Tucker Johnson。我在读研的时候上过他们俩的课,听他们介绍过这本书,确实觉得他们对翻译这行业有很多深刻又独到的见解。我第一次看这本的时候,还是个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学生,这本书也是当成课堂阅读赶在上课前囫囵吞枣翻阅的,虽然觉得写得很好,但有些概念因为缺少切身经验,不太能理解。毕业三年多来,我一直呆在一家小小翻译公司,终日哄着供应商,追着DDL,每天围着好几十个项目疲于奔命,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现在再读这本书,觉得好多东西真是写得太对了!如果我将来有机会去到别的公司,或者在翻译本地化这行担任别的职位,要是能把书里的一些观点运用起来,相信会对工作很有帮助。
本书的使用人群是翻译公司的从业人员,自由译者、翻译项目经理、翻译公司管理层等相信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些启发。正文有164页,表达非常直白简单,作者也时不时秀一下幽默或玩梗,所以看起来很不费时间。我大概用了三个晚上就看完了。
这本书的核心概念是以波特的五力模型为基础,结合翻译行业的具体特点,分析翻译行业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与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强调翻译公司的运作就是在这五力的影响下,结合管理、财务、技术等辅助活动,通过供应商管理、项目管理和销售这三个功能为客户带来价值,从而盈利,实现自身的发展。

我之后要是有空会再梳理全书的脉络,分享我记录的要点。这里我就先分享几个我觉得很深刻的观点吧:
1.翻译就像厕纸,平时你会对它视而不见,只有在你需要它但又刚好缺少它的时候才会体会到它的重要性。
2.每个自由译者/翻译公司都要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场。因此市场分析很重要。
3.好的翻译质量不是区分你与竞争者的要素,因为它本来就是必须的。服务才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4. 翻译公司的核心不是提供翻译,而是提供服务。材料从译前处理、翻译、审校、排版、测试到最后返回到客户手上,经历了不同的人甚至不同的公司,当中的每一环节,参与者都通过服务带来价值,也提高了服务的成本,但这些环节往往都是必须的,所以客户才愿意将这部分工作外包出去。
5.大公司确实可以跳过翻译公司而直接对接自由译者来减少翻译方面的支出,但它的员工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管理,实际对人力的支出会更大。
6.一个翻译公司想要提高营收,有三种途径:增加新客户、让现有客户购买更多服务和增加现有客户购买服务的频率。
7. 翻译公司在向客户推销自己的服务之前,先要耐心倾听客户的需求,引导他们认识自身的痛点,才能针对他们的情况有的放矢地介绍自己的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