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是个敏感的字眼,没人愿意自我承认和接受这个词语。别人眼里的他们“叛逆”、“没教养”、“早恋”、“抽烟”、“逃学”、“成绩差”、“没前途、没未来”......
自己的孩子是“坏孩子”会感到丢人,老师会厌恶“坏孩子”的存在,社会对“坏孩子”更是不能接纳,教育自己孩子之余总会加上一句“你千万别和那谁谁一样,千万别和他来往,丢人”。而每一个“坏孩子”似乎做什么都会是错误的,得不到理解。而伴随这些“坏孩子”一生的事情,就是哪怕做了一件善事也会被议论道:“呵呵, 就凭他?不可能......”做错一件事,就会以“他不就那样?还有什么未来。等着看他能折腾成什么样”这样的言论来否定。
七月与安生
我最喜欢的电影,从上映到今天,看了不下于五次。安生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走南闯北,毫无畏惧。
可我更在意的是她的学生时代,父亲早逝,母亲常年不在身边。为得到母亲的一次回家,她四处闯祸,叛逆。还好在13岁那年遇见了七月。七月父母开明,七月的父母对安生未曾附加过责备,相反是给了安生家的温暖,而七月给了安生唯一的依靠。就是在这样一个叛逆少女,从此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学会了关心人,学会了爱人,也学会了为在意的人放弃一些人。别人不负她,她便真诚对待。
银河补习班
很偶然的今天,看了《银河补习班》。父亲因替单位顶罪入狱,年少的儿子跟随母亲、继父生活。父亲再见儿子是在教导主任宣布开除儿子的校园大会上,儿子是学校出了名的“坏孩子”教导主任本就是传统保守派,对他的孩子厌恶至极。饰演父亲的“邓超”为儿子能够继续上学同教导主任打赌,期末考试如果儿子考到年纪前十就让他继续读下去。
电影没有看完,我也不打算写观后感。而是勾起了一些回忆......
我们都是坏孩子
在贵州山区支教的时候,学校有个6岁大的小男孩。初见他时,在学校里称王称霸:四处砸坏东西、一有不开心就怂恿并带着另一个男同学拿着树条围着学校、教室打转,眼神里尽是怒火,看着哪位同学不顺眼也是不多说直接上手、经常是把同学推到在地上、扯着同学就动手......
当时的我在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是太“可恶”了,这样的孩子未来在哪里?
持续了一个多月,被他气哭无数次,试图通过自己的教育来改变他,结果各种办法用尽也无济于事。实在拿他没办法的时候,我决定交给校长来解决。校长找到了他舅舅,才了解到他家里的情况:父母一年可能才有机会见一次,关爱少之又少。他常年跟随年迈的外婆生活,住在一个只有半截木门的土房子里。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是自己错了,如果我用心一点,我想我不会用那样的处理方式来教育他。
在那之后,我才注意到每一次打扫卫生、老师安排活动,他总是捡最脏最重的活儿去做。从找完他舅舅之后,他也在慢慢改变着。 而在他犯错之后,我不再像之前那样责骂和厌恶他。我会在下课时候悄悄拉着他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一定是受了委屈,不是受了委屈你不会这样做的。你可能不信一开始不好好上课、打同学的那个小男孩,后来居然会作业主动完成,教同学背书、写字。
见到教室脏兮兮就主动打扫。还会在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主动敲门:“老师,我来叫你吃饭,我怕你饿着。我很担心你的。”当然,他也会在关心别人却得不到回复的时候,不再把事憋在心里,不再用错误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是勇敢地说出来。
点点滴滴看着他的变化,在看见他主动打扫、配合老师的活动时候,会特意在所有同学面前表扬他,他会很开心地说“谢谢老师,我会努力哦!不会让你失望哦!”
很遗憾的是我只待了一个学期,不知道现在的他是否多了一些笑容和开朗。我们眼里所谓的“坏孩子”不过是想被多一点关注和关爱。别永远都是责骂,试图去了解他的内心。
一位朋友,学生时代也被认为是任性、不拘一格、行事随性的一类。逃个课、谈个恋爱、烫个头、公然跟老师顶嘴,甚至拿凳子砸老师。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这孩子没前途、没救了。也许当年的我也对他多少有些类似的看法。当我再次遇见他的时候,我终于后悔当年没有好好了解和考虑他的感受。
现在的他,有自己的事业并且已经很成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还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可以在朋友困难的时候义气出手帮助,也可以连轴转一个星期不歇息的工作。
他说,我早已经习惯那样,并且不会在意那些东西了。没人经历过我经历的一切,当然不会有人懂,而我能有现在拥有地一切,源于我敢跟别人不一样,我过早地进入社会,并努力地闯荡,之后识地那些人可以说成就今天的我,困难时候他们会伸手给与帮助、工作出现差错时鼓励我、被客户误解时相信我。
“坏孩子”一定会有春天
《银河补习班》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一个“坏孩子”的救赎之路,其实也讲述了一个“航天英雄”的成长之路。父亲面对蒙冤入狱,面对出狱后的各路嘲讽,面对因此而产生的“坏孩子”,他没有把责任归咎于错误和不幸,而是努力弥补这些自己不曾犯过的错误,挽救本不该自己负责的过失。这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的选择。
走过一些城市,遇见过很多人,了解了一些关于他们的故事,也看见了他们在今天之前的过去过得有多难。你可能只看见别人风光的现在,但不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也许他们现在是已经成功的老板,或者是自信美丽大方的优雅女性,又或者是有思想有野心的创业者。
但他们曾经也同样是别人眼里所谓的“坏孩子”。
“坏孩子”并非天生就“坏”,而是环境造就了他们如此这般。他们只是需要在面对“做错事、被冷落、受到伤害、否定时”被相信、被关心、被鼓励。
其实他们比任何人都更用力地过着自己的人生,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果我们不能给予帮助,就无需指指点点。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