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恶语相向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以下是一对善良的已婚夫妇的对话,雅俗共赏。
对话一:内容提要
(本家哥哥娶儿媳妇了,本来计划的要去参加宴席的,结果俩个宝贝一个接一个的感冒,发烧……)
女:“明天晚上的宴席你们就别去了,那来来地方在**酒店。”
女:“后天的也不想去了。”
男:“嗯,好!”
一阵沉默之后……只听见彬宝贝:“啊啊啊……嗯……面面……”
女:“我们不去,省的你麻烦。”
男:“我知道你就是这样想的。”
女:“咱俩心有灵犀,真好!”
男:“你都那样想了,我还能说啥?你明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么。”
女:“话都说成这样了,还有啥聊的呢?”
又是沉默……
对话二:内容提要
(终于,俩个宝贝也吃饱了饭,女人让男人带着宝宝去卧室。)
男:“你不用我给你洗碗?”
女:“不用。这是我的碗。”
男:“抠字眼!”
女:
对话三:内容提要
(楚宝贝接连俩日发烧,今晚看情况又有点高烧的征兆,女人连续熬夜倆晚。)
女:“今晚,你好好照顾楚楚吧。”
男:“昂,好,好不容易逮住了,往死里使唤哇!你敢把我当“逃难的”了哇!
女:“嗯,看把你说的可怜的。”
男:“嗯,你敢一直把我当逃避责任的人了哇!”
女:“……”
后记:
俩个都是善良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也已经算是“恶语”了。而且最近一直陷入一个死循环,男人以为女人的不言不语,不抱怨是“善解人意”。
殊不知女人每次被“攻击”之后,总是会自己拥抱自己疗伤,再没有去“声讨”自己的委屈和难过。
每每此时,男人“试探性”的关怀:“我知道你最近积攒了很多委屈,有什么你就其说吧!”女人却会说:“没啥委屈,不开心多了就会生病,我还想陪我的俩个孩子长大呢!”
殊不知,早都不在一个波段的听众,怎么能GET到相同的知识点呢。
这俩条波朝着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方向蔓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