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听到一个孩子这样和老师说话,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孩子简直疯了:
“是时候回学校看看了,所以我就兜到这儿来了.......”
"没必要为了我的事耽误上课,谁都活不到一千年。"
“我上学的时候就很空闲啊。”
“我有的是时间做数学题,不用着急.......”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想清楚了再开口,总不能稀里糊涂地唱吧。"
......
这个小男孩就是出自瑞典作家玛丽亚·格里佩的作品《小雨果》,玛丽亚是瑞典儿童文学大师,是第十届国际安徒生奖得主,作品获奖无数,并且被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小雨果》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0960/e36e19d78f8cdfda.png)
在我们现在的教育背景之下,几乎所有的孩子们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塑造,所以那些有些个性的孩子,或是叛逆的孩子,就会让家长格外焦虑,因为他们与其它人不一样。
但是,我们干嘛要让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一样呢?一个想法和做法和别人不一样的孩子,他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有可能和其它孩子不一样的,这也许并不是劣势。
这样的孩子有可能更加具备创造力,有独特的见解和主张,更加善于独立思考,所以我们必须要更加善待这些“特殊”的孩子,他们值得我们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让他们的身心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
那么这些孩子都有哪些特点呢?正如书中的小雨果,他们会十分独立,思想成熟,勇敢坚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虽然特立独行,但是他们并不会做特别“出圈”,做出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顶多就是说些别人不敢说的话,做些别人不想做的事。
首先,当他们面对挫折的时候 ,所表现出的可能并不是焦虑,而是理性与坚强。
就像书中的小雨果,面对母亲去世这样的大事,他没有痛哭流涕,而是认为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承担了赚钱的任务,还找到了四种赚钱的方式:找到弹珠卖掉,在地里捡了很多鸡油菌并卖掉;把约瑟芬家的老自行车改造并承担起送报纸的工作;向报社投稿并被刊登在报纸上。
他们能够理性看待身边的事物,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现状,这种能力是那些循规蹈矩的孩子不可能具备的技能。
其次,他们敢于对抗权威,对自己不认可的事情提出质疑。
小雨果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觉得每天都要以嘹亮地声音在阴天里唱《你这光芒万丈的太阳》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于是就和老师提出了一个建议,每天早上换一首歌,没想到老师真的采纳了他的意见。
其实这就是一个孩子具备批判型思考的开始,更是他们主动思考的起点。我们不怕一个人想太多,就怕他什么都不想。一味听话的孩子会盲目地听信权威,不分析不思考,这就不可能具有”质疑“的精神和爱思考的态度。
最后,特立独行的孩子更爱去探索,去研究,去读书。
一个孩子之所以被我们认为是”特立独行“,那么他必定有一些和其它孩子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多半是由于他对于事物的认知与其它孩子不同,那么认知是来自于何处呢? 有的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有很多情况是受到了自己所接触知识领域的不同造成的。
那么这些认知和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呢?多半是从书中得来,也有一些是从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中得来。所以这样的孩子有可能更愿意思考和读书,他们的内心有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
就好像书中的小雨果,也是一个彻彻底底不折不扣的小书虫。
其实孩子在某些方面或是很多方面和大家不同时,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标志着孩子对于一件事情的与众不同的认知和理解,或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关注和掌控感,或是因为他们足够有勇气做一些别人想做但是不敢做的事。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他形成独立人格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只需要引导他们不要跑偏,其它的就让他们自由自在吧。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