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之七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之七

作者: 儒生闲谈 | 来源:发表于2024-06-30 20:19 被阅读0次

俗话说“父不教子”,曾国藩作为当时大儒,对此深信不疑,所以他对兄弟、子侄们的教育很是重视,特别是对老师的选择到待遇都十分慎重,这个在《曾国藩家书》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今天就说说曾国藩是如何重视老师待遇这个事。

咸丰八年(1858年)十月,曾国藩的两个弟弟从家里寄信给他,说他们的两个表亲也想到曾家的私塾上学,想请曾国藩答应,曾国藩这样回复:

“前信问罗宅两个世兄弟来余家读书。 余在家时本有此说,曾与霞仙道及。来此缄言明年己有五人,想即泽、梁、鸿、湘与邓十也。若再添二人,先生实在照料不到。且余不在家,澄弟又常常出门,罗世兄在此恐周旋不到,反生微隙。不如竟行辞谢,听罗家另择良师。……”

在曾国藩的眼中,一个老师照顾五个孩子己经嫌多,怎么能再多两个?再多两个,如何保证教育质量?老师是人,他的精力是有限的,要保证教育的效果,那就不能让人家太累,因此,他宁愿得罪自己亲戚也不愿增加老师的负担,这才是对自己子侄们的真正关心。所以,曾国藩不但自己不同意亲戚们来自家私塾上学,而且还明确拒绝了兄弟们为亲戚的求情,并且向自家兄弟们阐明这样做的根本,从而保证了自家子侄们受到高质量教育。一个朝廷一品大员能对自家子侄的教育如此关心备至,其家子侄焉有不强不盛之理?

写到这里,不免想到了当今的大班额,一个班动辄几十或近百人,老师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啊?一个老师教七个学生曾公就嫌多,对照曾公做法,我总有大班额现实中实在是把老师当“牛马”在使唤的感慨,难道不是么?

学学曾国藩吧!

相关文章

  • 人生只道是平常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人生只道是平常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01 既然是读《曾国藩家书》有感,那就先来讲讲手中这本《曾国藩家书》,这...

  • 人生只道是平常

    人生只道是平常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01 既然是读《曾国藩家书》有感,那就先来讲讲手中这本《曾国藩家...

  • 岁月可瑕疵美貌容颜,也可积淀人格光辉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读了《曾国藩家书》之后,我在书中似乎完全感觉不出曾国藩是一位封...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之——家训

    《曾国藩家书》是一部被人推崇备至的书信集,也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育的智慧之书。 这本书信集...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今晨,观寻店中书架藏书,获《曾国藩家书》一本。前有耳闻良多,皆无时阅览。现已闲暇时光,一杯清水在旁,坐于桌前,慢慢...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近来读曾国藩家书,颇觉玩味。些许感悟,聊以记录。 第一点是静,曾公多次强调静能生智,要求不论军旅忙碌如...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有人说“他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也有人说‘他是割地卖国’的卖国贼,而我说“他是一位那个时代的巨人,是一位那个...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青年毛泽东如是说。读曾国藩家书,方知此服是真服。曾国藩如果以儒家的价值观来看,简直可以算...

  • 读 “曾国藩家书”有感

    很早都听说《曾国藩家书》这一本治家治国宝典,由于学识有限,由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对于读书也没有方向,所以一搁置就...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曾国藩家书》作为为数不多读了全书的书,最喜欢郦波评论版的。 全文以谁来拯救笨小孩来开头,为我们描述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之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gp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