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垂帘听政》里为了显示慈禧的野心,曾经演过这样一节:慈禧问雕刻龙凤的石匠:为什么是龙在上,凤在下?不可以是凤在上,龙在下吗?仿佛慈禧一个普通官宦家族的女子就可以梦想当皇帝似的。假如这个情节是真的,反倒说明慈禧年纪轻轻就有了打破常规的平等思想——没有什么永远在上,没有什么永远在下。放到现在,这样的思想是受欢迎的。慈禧后来执政的时候,放弃清朝一直重满抑汉的惯例,重用汉臣,这才使得晚清的局面没有那么快地垮塌。这也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给她自己招致了许多非议,致使自己最亲近的王公贵族开始远离她,身边只剩下李莲英这样没有话语权的人认可她——众叛亲离的后果,是没人能为她说好话,她留在历史里的也只能是骂名。启用汉臣,于她自己不好,于满族亲贵不好,于被启用的汉臣也没有太大好处——汉臣在朝堂上的地位也只是“用臣”而非“贵臣”,他们可以得到做事的适当回报,却没法超越亲贵们的藩篱——于三方都不好,唯一受到好处的,是国家。虽然于自己没有好处,但为了国家,九死而不悔,怎奈何,身后骂名滚滚来。什么祖宗的家法都丢了,一开始是满族亲贵这样说,后来全国老百姓不论满汉也这样说,再后来我们当代人也跟着这样说,这就有些不分青红皂白了。浅显地看,我们汉人对于慈禧重用汉人应该高兴,更何况这样的政策有利于国家。如果我们也跟着骂,岂不是既忘本又因循守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