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在你的周边,总会有几个自命不凡的人。
上学的时候,总有个人学习特别好,而且总是理想崇高、自命不凡,认为自己一定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从而不屑于和别人一起玩。
上班的时候,总有的人能力特别强,而且目标远大、自视极高,认定自己必将做出一番大的事业,从而不愿意和普通同事为伍。
但是,过几年以后,这样的人,往往混得并不怎么样,甚至不如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甚至这样的人,往往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最终活在自己的自命不凡里,而别人却对他不愿搭理,无法理解,不能沟通。
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很好,很庆幸,你不会活在自命不凡的世界里。
如果你是自命不凡的人,就要注意了,这样可能会毁了你。
一、你的不凡,只是自己认为。
其实,大多数人都非常努力,没有几个人真的自甘平庸。
学习成绩好,可能是你比别人聪明一些。
工作业绩好,可能是你比别人付出得多。
但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出类拔萃了,已经踏上成功的巅峰了。
无论在哪里,总有人比你优秀。
在县里,你可能是个高考状元;但到省里,你可能只是优秀中的一员;在全国范围内,你可能只是平庸的学生而已。
所以,有自知之明,绝对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必需品格。
被誉为“最后一位大儒”的清代名臣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在任何一个行业,总会有无数优秀人才,这些人都在努力,都在相互竞争,相互淘汰,结果会怎样?
曾经有一个计算机模拟的实验:假设有一场比赛,决定胜负的因素中,天赋和努力占95%,运气只占5%。结果最终胜利的,是众多参赛者中,运气最好的人。
这并不是天赋和努力不重要,而是说,你的胜出,很可能是你运气比别人好,并不是说有多么了不起。
事实上,很多成功的人,其实并不是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但肯定是非常努力,而且非常走运的。
真正的牛人,是在这个行业里,在全世界范围内,算得上顶尖的。
而你,只不过是比一般人强一点罢了。
远达不到能够自命不凡的程度!
二、自视过高,结局往往不好。
在中国,提起“霸王”,你的第一印象是谁?
99%的人脑海里会蹦出同一个人——项羽。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项羽不是帝王,却被予以帝王同等地位,独立成篇为《项羽本纪》,并被称为《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这就是霸王项羽,一个受人尊崇的悲情英雄。既有力拔千钧、横行天下的豪情万丈,也有柔肠寸断、名垂千古的儿女情长。
霸王的绝命诗《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是自傲,是不甘,是无奈,是绝望,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
霸王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其致命之处也相当明显,那就是过于自负。
秦始皇出游的壮观场面,刘邦说的是:“大丈夫当如是耳",项羽却相当自负:“彼可取而代也!”
在后来的楚汉争霸中,项羽这个致命弱点也坑苦了自己。
项羽自起兵反秦起兵8年多的时间,大小战役70多次,无一败绩,纵横天下,无人能挡。当时唯一能称为对手的,只有比较弱势的刘邦。
但项羽目中无人,深信无人敢和自己作对,因此也根本没把刘邦放在眼里。
最终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项羽大败,乌江自刎。刘邦笑到了最后,成就了大汉天下。
强如霸王,结局如此,更何况普通人!
自命不凡,往往看不起他人,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这样的性格不仅团结不了人,而且容易得罪人。
经常是怎么被算计的,怎么失败的,都不知道,就算知道已经什么都晚了。
这样的人,有多少人愿意帮他?
也许我们周边,就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例子。
三、自我认知,才能不断进步。
人应该是足够的自我认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斤两。
古希腊的芝诺有句名言:“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人的认知有四种境界: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知道,实际上只是自以为是。
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知道自己知道:已经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并知道努力提升自己。
不知道自己知道:一种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95%的人都处在第一个状态,这也能很好解释什么是无知者无畏了。
再往更高级认知层次,占比分别是5%、0.9%、0.1%。
知道的越多,才会知道不知道的更多,才会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能够达到最高级的,实属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只有能够保持空杯心态的人,才是真正大牛。
这就像将近要考一门功课,草草复习一遍,感觉似乎会了;再看看,发现还是很多东西不明白;于是全心全意认真再看一遍,真正差不多了;最后再看看,越学越感觉恐慌,事实上却是,最后你都不知道知识越来越扎实,越来越丰富了。
永葆空杯心态,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自命不凡,最终只能毁了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