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为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是一种神秘的动物,通常被描述为长有狮头、狗身、牛耳、鱼鳞、蛇尾的怪兽,形象奇特,充满神秘感。古人对于饕餮的具象并无概念,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动物(尤其是大型禽兽)身上发现了其应有的特质,于是在塑造饕餮形象时,他们便整合了羊(牛)角(代表尊贵)、牛耳(善辨)、蛇身(神秘)、鹰爪(勇武)、鸟羽(善飞)等,神秘的怪兽有着人们熟悉的动物的器官。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89191/4554f216065bb867.png)
饕餮纹这个名称的源于宋代的《宣和博古图》,这种名称并不是古时就有的,而是金石学兴起时,由宋人起名的。它的涵义有“通天地”“通生死”“驱鬼避邪”“威猛、勇敢、公正”“祭神”等象征说法。饕餮纹体现了当时社会、宗教、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和趋势,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审美的特点和发展。
饕餮纹的一种说法认为古代青铜器上的那种兽面纹的兽就是蚩尤,还有种说法是饕餮纹其实是夔龙纹中的双龙纹。第三种说法是说饕餮纹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像鸟、像凤、像人等各种形象的集合。富有神话气息的来历和外形的夸张,又使得饕餮纹狰狞恐怖,神秘威严,令人望而生畏。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89191/2fa57ccdf592425a.png)
而饕餮纹连档鼎是一种中国古代青铜器,其特征是鼎身上刻有饕餮纹。
饕餮纹连档鼎在中国青铜器中的应用历史悠久,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商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饕餮纹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遗产的价值。例如,1977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的商代晚期饕餮纹鼎,此鼎造型古朴、两立耳为曲槽形,鼎口有加厚的宽沿,鼎腹饰变形饕餮纹。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89191/3d7aae0d4af4d7c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89191/739e2e9848ac60cc.png)
新疆春秋艺术博物馆馆内有一个商代晚期的饕餮纹连档鼎,高32cm,直径22cm,饕餮纹连档鼎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鼎,这类鼎的纹饰以饕餮纹为主。鼎被视为传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是较为重要的青铜礼器之一。饕餮纹连档鼎在古代社会中有它来明尊卑,别上下,也就是说被用作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
至于制作方法,采用了熔模铸造中的失蜡法。失蜡法的过程大致是:首先制作一个略小制成品的粘土模型,在模型上涂上一层蜡,然后在蜡上雕刻花纹,再覆盖一层粘土,这样做出来的就是原型。然后通过这个原型进行铸造,得到的就是饕餮纹连档鼎。
此外,特殊的是,此类鼎的下部为鬲形,突出的鬲足使饕餮纹变得立体精致,也增大了鼎的受热面积以提高炊煮效率。其凶猛庄严的纹饰,结构严谨而又制作精美,展现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这种鼎在古代主要用于祭祀活动,是贵族阶层的象征,因此它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由于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饕餮纹连档鼎也被视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