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据调研表明,一个学习高手,通常具备以下五种能力。(因篇幅关系,略去了每项能力的人物案例)
1、勇于行动
高手,偏好行动,而不是沉思。他们贯彻“实践出真知”。
2、明确需求
高手,懂得在学习之前,先理清需求,否则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恶果。
3、创新意识
高手,不墨守成规,懂得创新,同时也知道创新意味着大量失败,他们能够坦然面对创新时出现的失败。
4、自我激励
高手,懂得自我激励,学习是一件刚开始会导致效率下降的投资。一般人恐惧改变,而高手则鼓励自己获得未来更大的收益。
5、尊重自己
高手,知道就像生理周期一样,学习的效率也会时高时低,不会死板地规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知道灵活变动,适时调整。
二、
你觉得上面说的对吗?你会记下笔记吗?
如果你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我想对你说,你太善良了。以上都是我刚刚编造的内容。
我仅仅翻了翻《追求卓越》,一本讲企业管理的书,简单照搬了一下,道理就出炉了。
(原文是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创新、以人为本…)
如果我有时间的话,还可以编个七个习惯版本,比如学习者要学习自己能力范围的知识(积极主动),要思考学习的最终目的(以终为始),重要内容第一时间学(要事第一)。是不是也挺有道理的?
但是这种道理,无论你听了多少,还是无法提升学习能力。
因此,你为什么学了那么多,但还是不会?
因为你被骗了。你太过善良,去相信那些无比正确的废话。
三、
什么是无比正确的废话?什么是能帮你学会的知识?
网络上流传的《美国小学生守则和中国小学生守则》,就是很好的例证。
比如,中国说“尊重师长”,美国说“每次都礼貌地称呼老师,如x(姓)老师/主任/校长”
比如,中国说“努力学习”,美国说“当老师提问时,没有明确指定某同学回答时,凡会的同学都应当举手回答”...
无论出处是真是假,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得出区别:
1、一种是废话。就是高度概括,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话。你记再多,能帮助你吗?很难。
2、一种有用的知识。是你能够模仿一步步去做的动作。明天就可以用,用了就有效。
我们不妨想一想,以往的学习中,有用的知识占了多少比例呢?
你可以现在去看看在微信里收集的内容,或者翻翻书里勾画的内容。
我不知道你的答案是多少。
我只想说我观察朋友圈的结论,有价值的内容几乎是大海捞针。
四、
为什么我们会被骗呢?
除了我们没专门学会这个知识之外,(在我的课上,这称之为“可执行行动”知识),还有以下原因:
1、盲目崇拜权威
从学校出来的我们,对书本、文字有种特别的崇敬。
觉得写在书上的,就是真理。如果看不懂、学不会,肯定是自己的问题。
觉得写得长的文字,就是厉害。哇,1000字,10000字。这个人好厉害。
类似有些老年人看到微信文章标个“央视说”,就觉得肯定是真的。看到某某跟大领导合了个影,就觉得某某是个可信任的人。
我们也差不多,总是非常信任“据科学表明”、“据调研说明”、“xx名人说了”。
但其实,书就是印在一堆纸上的字。你想出书,有专门的机构,分分钟让你出一本,还能分分钟给你按个大神的称号。而出名跟智慧,根本是两回事儿。
解决方法:相信真理和批判性思考,别相信人。
2、缺乏行动
实践出真理,大部分被骗的朋友,都缺乏自己的一手知识、实践经验。
因此,只能别人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就像大人告诉小孩子有圣诞老人,小孩子们就信了。而4岁就出名的美国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就不会相信,因为她有经验。6岁那年,她妈妈带她到一家百货商店去看圣诞老人,可圣诞老人却向她索要签名。
印象中,老罗分享过一段在新东方时的经历,他说关于词汇量,很多老师会为了标榜自己而张口胡说,但下面的学生不假思索就信了。他还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搞一个个人崇拜的邪教,还是很容易的。
当与对方的能力,超过一定范围,我们根本没办法通过所谓的思考,来识别对方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对方可以轻易编个故事,写一句名人名言,就让你信以为真。反之,你也根本没办法去看出经典的经典之处,牛人的牛x之处。
解决办法:认真做事,你才能不断跳出井底去看清楚世界。
五、你为什么学不会,也许这个原因更要命
向国内学习绝对大v战隼老师投稿,选中了篇《如何值回票价地参加一场沙龙》。
在初稿基础上,还特别优化,加入了战隼老师的建议干货。
虽然有人留言说,“最近最有用最实用的文章”,但阅读量结果只有13000,而一般阅读量是40000(比如我之前投稿的荐书就是42000+)
是里面有趣的故事少了?是没有亮瞎眼的gif动图?还是题目要取成“懂得这几点,一场沙龙就能让你年薪百万”?
有些人,为什么学不会?有些人,你是真的来学习的吗?
;)欢迎各位真-学习者,关注一下下、打赏走一波。在浮躁的年代,讲真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