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乡第二十七:故乡的喂生猪

故乡第二十七:故乡的喂生猪

作者: 林智宏 | 来源:发表于2020-08-21 12:24 被阅读0次

                  故乡的喂生猪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喂好生猪交国家,积好猪粪种庄稼”。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还隐隐约约的记得,七十年代故乡的土墙上,曾有过这样的石灰字标语。它是当时公社号召社员们积极养生猪的口号。

            在农业合作社时期,为了增加农家肥的产量和给国家多交生猪,生产队把猪粪和公分挂钩,公社食品厂也是根据生猪收购时的重量发放饲料票。这两种做法极大的鼓励了社员们养猪的积极性。所以当时几乎家家都养着一两大肥猪。

            我记得八九岁的时候,爷爷在院子的东墙角下圈起了一个猪圈,搭建了一个猪窝。买回了一个十几斤种的伢猪(公猪仔小时候被阉割的称伢猪)。奶奶负责养猪,家里每天三顿饭的剩汤剩水,她都倒到了猪食盆里。冬天里她又给猪煮饲草,煮红薯。爷爷则负责割猪草和拉土填圈以及出猪粪。夏天和秋天,猪主要吃的是青草,外加一些软柿子;到了冬天猪吃的是干草粉末,偶尔给猪食盆里撒上一点麦麸,或是拌一些煮熟捏成糊状的红薯。星期天,我和本巷的几个同学早上去地里为猪拾落柿子。下午就去打猪草。如果贪玩打不到青草,怕回去以后挨家长的批评,就等到天黑以后去偷割生产队给牛种植的苜蓿。那时候社员偷苜蓿的现象很普遍。因为社员们一方面要参加集体劳动,另一方面家里还得养猪。这两样活都是为了多挣公分。有时家里闲人少,自己又实在腾不出时间打猪草,就趁着天黑,或者是天不明去地里偷上一莝苜蓿回来。大队的保卫员经常会抓住一些偷苜蓿的社员的。不过一般都不处理,说上几句就放了。除非你跟保卫员顶牛争吵,他才会把你偷割的苜蓿送到大队部的。大队干部对于偷苜蓿的人,首先要求你写个检查。写了检查之后,才让你将苜蓿送到生产队的饲养室,把自己的莝再拿回去。我在十二岁那年的暑假里,被学校派去站红哨岗,一些人的草蒫上面是青草,下面就是苜蓿。但是,往往看着他们脸上尴尬理屈,和歉意乞求的表情,我于心不忍,就放他过去了。偷苜蓿喂猪是当年的一大特色,也是公开的秘密。即使被发现了也不算丢人。俗话说:吃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可以说谁家的猪喂的最大最肥,谁家每年产的猪粪最多,这基本上都是偷苜蓿偷来的结果。

         

            生队产为了鼓励多产猪粪,每个月都组织评估猪的体重。根据猪的体重来决定各家猪粪的月车量,再根据月车量记工分。比如以生猪五十斤起步,一个月算一车猪粪,然后每增加十斤,再加一车猪粪。一车猪粪记三十个分,十车猪粪就记三百个分。三百个分基本上算能一个劳力每个月的全勤。如果评估的粪多,实际产不够的话,社员们就多拉土填猪圈,沤上几天等土变黑了就算是粪了。评估猪不过磅,就是让有眼光有经验的人用眼断。为了公平公正,评估人员一般不要本村的人,是从外村和公社食品厂请的。这样基本上会让群众满意的。在鼓励社员养猪上,生产队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给猪分红薯。队上每年都栽植着面积不小的红薯地。谁家养猪谁家就有一车车的红薯挖回来,否则就分不上红薯了。当时有这样一句话:“人吃的猪食,沾的猪光”。这话虽然难听,但是实话。就是因为人分粮食不够吃,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就用红薯来充饥。故乡七零后的农村人,谁敢说不是吃红薯长大的呢?

       

          交售爱国生猪,也是社员们获得粮食的一条门路。公社食品厂每月定期收购生猪。社员交售生猪既能得到现金,也能领到给猪的补贴饲料。补贴饲料一般是玉米。一头二百斤的生猪,可得到一百多斤的玉米。玉米面在当时算是比高粱面高一个台阶的粮食,深受群众喜欢。一个农户一年如果交上一两头大肥猪,就能得到二三百斤的补贴饲料玉米,这些补贴的饲料名义是给猪的,其实绝大多数都让人吃了。说起给公社食品厂交生猪,也是很不容易的。食品厂每半个月收一次生猪,每次开秤收猪,大门口排队交猪的队伍像长蛇阵一样。为了能交个好猪,人们早上起来把猪喂得饱饱的,猪起码增长十多斤的份量。还有的人为了突进增长猪的份量,拿出平时舍不得让猪吃的玉米面、高粱面煮熟拌上盐水,让猪狠狠的饱餐一顿,然后拉上肚子拖了地,一步也迈不动的肥猪去交。结果是由于人太多,从一大早排到下午才挨上交猪。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晒,猪又是拉屎,又是尿尿,份量又大减,等于让猪白白吃了那些好吃食了。不少的人因为这些,经常在食品厂门口大骂。说食品厂人工作效率低,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一些有经验的人,半夜就起来喂猪,天一亮就赶到了食品厂,然后给收猪的塞上一包廉价的香烟,说上几句好话,早早的就把自己的生猪送进去过磅交了。等到猪再拉屎尿尿,那就是你食品厂的损失了。

       

    说起那时候的养猪,真是有许许多多辛苦和有趣的故事呢!俗话说:命薄一张纸,勤勤饿不死。在那个年代,喂生猪确实是老百姓为了生活的一条好门路。只要吃苦耐劳,既挣了公分,又换来了粮食。有时候还会被评上养猪模范,奖个奖状和茶缸什么的。既得到了实惠,又获得的荣誉。

          八十年代末期,生猪收购和销售走向了市场化,公社的食品厂解体。化肥的产量也越来越大,品种更是五花八门遍地开花,农家肥由于追施费劳动强度大,不再被人们重视。一家一户的养猪也慢慢的消失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第二十七:故乡的喂生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os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