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题目(点面结合,写场面)
第一板块:温故知新“话点面”
特写镜头:点,详写
全景镜头,面,略写
第二板块:抽丝剥茧“品点面”
删掉例文(十里长街送总理)
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 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
“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的方式:整体到局部,概括到具体,一般到特殊
第三板块:实战演练“写场面”
教师点拨,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第四板块:分享评说“晒场面”
布置作业:修改誊写到周记本上
评说:那些点?什么样的面?什么样的气氛?修辞?表达方式?整体到局部,概括到具体,有顺序?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霍颖琢 白玉荷 王海涛 孙畅揆 韩炯 李静怡
陈佳莹
说课稿
仿写训练
【说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民风民俗单元,有大量精彩的场面描写,值得学习。《回延安》第三部分,《安塞腰鼓》第7段,都是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是描写人、事、景、物的综合画面。具有范围大、人员多、头绪繁杂、动态等特点。所以如何把范围如此之大,人员如此众多,头绪如此繁杂的画面更有条理,更有重点突出地体现出来,这就是点面结合的方法。点面结合,既能顾及整体,又能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能更突出人物形象,抒发情感,渲染气氛,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无点不场面
【说学生】孩子们的作文,大多能顾及整体,概括地描绘出了一个场面来,但缺乏焦点的人和物的刻画描摹,文章大而空,缺乏灵魂,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我选择这的切入点的初衷。
【说目标】目标:
1.了解场面描写中的点面结合
2.运用点面结合来写场面
【说过程】教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话场面)
通过回顾《回》《安》明确场面特点,和点面。
明确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特点及作用
二,实战演练(写场面)
学以致用,进行场景模拟练习。
三,分享评说(晒场面)
小组合作,取长补短,巩固点面结合的方法,推荐优秀作品,?。?。,日下午班上分享
范文赏析:向优秀看齐,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
作业布置:修改自己的练笔,并誊写到周记本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