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朽
昨天晚上闲暇,便看了集电影《冯梦龙传奇》,恕我无知,初看电影名字,我快速启动自己的大脑数据库,一番检索,竟然不知冯梦龙为何许人也,于是乎我想也不能稀里糊涂看这个电影呀,打开百度给自己科普了一下,原来冯梦龙是明代末期的一大才子,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介绍完冯先生本人呢, 快速入戏,整个电影呢,不做过度评价,简短讲述了,冯梦龙清高正直的人品,传奇的做官经历,以及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功名抱负。 特别让我学习到的是开头的一段话,古代文人志士特别推崇的一种思想“三不朽”;三不朽, 指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 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中国古人认为虽然人的肉身终究会死亡腐朽,但人遗留的事迹却可以不死,且仍存在此社会之中,此种不死谓之不朽。因此古代的中国仁人志士们相当重视三不朽文化,即为后世留下永垂不朽,影响深远、受人景仰学习的言行典范与道德标准人有三不朽。其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即后世通常所讲的立德、立功、立言,其意义分述如下:
立德是树立德行典范、个人的修为,品德,个人魅力原则所在,所谓德高望重。我想到修身养性,塑造自己的品质。如再加以反求诸己,尽其在我,则是德行之所在,譬如:孝行的体现。所以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也就是注重反映于心之德行。
立功指的是功绩伟业,是大格局的功业,但其只是一时贡献,且要有外在条件有机缘之配合,始能为社会造福利,为国家建功业。类如一个时代之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外交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等,古今中外之楷模可谓相当繁多,差别仅是大功、小功之分际而己。
立言是足堪传世之作,如恒久长存的言论、思想、万世教训,比立功难。中华民族几千年亦只有一个孔子、一个孟子。他们的言论可以接受时代考验,流传百世,放诸四海而皆准,但毕竟九牛一毫毛太少了。但历代的大思想家可谓相当多,其言论亦仅为古代有名的立言者,对后世思想影响甚远。
学习完之后,其实我在思考古人考虑的也真是周到啊,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者顺序很有考究;立德乃个人修为之根本,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我觉得含义很大,包含了一个人的 思想品质,个人修为,言行举止,只要不断的磨砺学习修正自己的品行,如孔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都是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品行,做好自己。然后就是建功立业,打铁还需自身硬,所谓学而优则仕,在古代建功立业,对于很多人来说,无非就是为官为民有所建树,要么就是参军打仗,戍边卫国。这些的前提就是自己要出众,要么才华横溢,要么品德出众,要么武艺超群,但是还有一点,古代孝廉制度,推荐有德行之人,就是很好的说明。有德有才有所建树,才会不断的被尊重,被模仿,标榜。最后能著书立言,乃最难完成的,不是经验总结,智慧结晶,没有教育指导的故事,没有辉煌灿烂的事迹,很难酝酿出流传千古的言论著作的。立言是可以影响后代,广泛传播的,真正的精神之光,用不腐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