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是曹媛老师的课,讲的是《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的卡脖子的环节,没有核心科技,怎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育改革,新课程标准就在时代中孕育而生。
新课程标准的素养目标是: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语言运用,它对应着总目标,也对应着学段目标。老师语言轻巧,温柔大方,对新课程标准把握准确到位,不可多得。
下午是王敏勤教授为我们上课,老师走进教室,肌瘦单薄的身体看上去没什么特点,他一开口,那很不标准的普通话,再加上那不着调的口语,给人感觉不太土。
他讲的课题是《新课标理念下怎样设计和评价一节语文课》,他说:“我教过小学,后来教初中,然后又教高中,”他还没说完,我们就有种敬意在里面。他再接着说:“后来又开始教大学专科,到后来教本科。”这一下大家惊叹开了,哇,大家言不由衷地鼓起掌来,看来这位瘦弱而歪语的教授是个奇才,肯定有两把刷子。
果然,我们在他的字里行间,听出了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证,他指出了教育教学中真正问题的症结,告诉我们教学必须有目标,实打实地去教,课堂设计要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课堂设计要有“大观念”意识;课堂设计要让学生自学,真合作,真探究;课堂设计要当堂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等。分析得很接地气,他很了解教学现状,也指出了教学如何教,要教学评一体化。他告诉我们应用猜想的方法先学后教,这样更容易学懂记牢符合新课程理念。还告诉我们怎么教?一个主张读书为要;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要双线并进,双线就是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等。由于时间不够,没有过地阐述。
虽然天津的天气越来越热,但同学们的热情高涨,收获颇丰。
我就在想,一个人有没有才华,不是看他的个子与衣着,还有那歪来歪去的普通话,而是要看他衣着下面内心里有多少让你发光的东西,“瑕不掩瑜”也许就是这个道理。我还想,一块好玉是需要雕琢的,那雕琢的好与坏,全在自己的功夫,一位好老师,全在于自己丰富的知识涵养储备。
好了,就写到这里,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