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过后,很多学生们都要填志愿选大学。
然而,选择大学对每个考生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因为要选一个各个方面都合适的学校,实在太难了。
如果要为孩子选择一所学校。决策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应该确定自己面对的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
这是决策的第1步,把问题弄清楚,才能有清晰的目标,决策才有方向。
但是,要想在这么多所大学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必须还得有一定的标准。
比如大学是否有合适的专业?学校很重要,专业也很重要,它决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
同时我们还得考虑学校所在的城市,城市决定了你在大学期间和毕业后的生活圈子,大城市往往有更多的机会。
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学校排名、就业前景,这都是选择的标准。这也是我们做决定的第2步,确认决策标准。
这一步能够让做决定的人,分清楚在决策过程中,哪些因素是重要的。
通过这个步骤,可以把自己的价值取向,融入到决策过程中。
如果没有决策标准,做决定就会变成一锅“大杂烩”,你一言我一语。
看起来都说他有道理,实际上是一团乱麻,看着热闹,却迟迟拿不出一个结果。
当我们确定了这些标准,是不是就可以很把决定做下来呢?事实并非如此。就像我们选大学。
不可能存在一所学校,所有的条件都合适。
有的学校离家近,但它所在城市并不发达,就业前景可能不太好。
有的学校虽然有合适的专业,但学校排名可能并不靠前。所以说,光有标准还不够,还必须在标准之间做出评估。
将标准之间的主次关系确定下来。哪些标准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就是想离家近,能够经常照顾父母。
那么距离这个因素,就应该作为主要标准,其他的因素作为次要标准。
这便是决策的第3步:评估标准。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将不同的选择标准,按照重要性进行先后排序。
面对许多各有优劣的选项,我们可以按照标准进行综合判断,最终得出理性结果。
接下来就可以看看想要的学校了。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并不是想选择哪个学校,最终就一定能去的。
因此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很多地方有一个“平行志愿”。
也就是说,如果心仪的学校去不了,还有其他的备选。
这也是我们做决策的第4步:提出备选方案。
通过提出备选方案,我们可以知道,什么途径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选择的范围在哪里。
这些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按照之前确定的标准进行选择了。
可以将每一个学校的各种标准摆在一起,看看是否符合我们的条件。
按照每个条件的符合程度,对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评分。
比如在主要标准中,条件非常合适的记3分;比较合适的记2分;不合适的则是0分。
在次要标准中,条件非常合适的记2分;比较合适的记1分,不合适的还是0分。
这样做,标准之间的主次关系就明确了。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标准,还可以在评分间设置梯度。
最后,我们考虑一个学校,就可以把各个标准的得分都加起来,看最后那个综合分数。
在这个综合分数下,每个方案的优缺点都一目了然,哪些方案是否符合标准,也可以很快判断。
最后,哪个选择的综合得分高,便可以作为最终方案。
总结如下:
第一,识别和确定问题。清晰地了解现在的情况,明确自己做决策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提出决策标准。把和决策有关的要求和想法都提出来,好把自己的兴趣和价值目标加入到决策过程。
第三,评估标准。认真思考,在众多标准中,到底哪些标准最重要?进行一个价值排序。
第四,提出备选方案。根据已有的标准,提出那些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五,综合评分。按照标准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估。着重比较方案的优缺点。
第六,选择综合得分最高的方案。
有一句话说的好。做决定很重要,能坚持一个决定更重要。
相信每一个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个可执行的,并且能够产生长远影响的决定。晚安!了不起的女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