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e to heaven,一个很有诗意的词组,翻译过来的名字却是“我是遗物整理师”,这是今天推荐的电视剧,10集的体量,关于“死亡”的主题,有着向死而生的力量,治愈人心。
顾名思义,《遗物整理师》讲述的,是一个有些特殊的职业。对于很多“整理师”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份有点“晦气”的打扫工作。草草收拾一下,贵重物品交给家属,其他通通丢掉就好。但天堂移居工作室,却坚持郑重地对待每一次整理—进门第一件事,是脱帽肃穆,对着空气鞠躬:您好,您于xx年xx月xx日离开人世,我们来为您进行最后一次搬家。
他们把“遗物整理”温柔地称为“最后一次搬家”。而这个在工作中沉稳、聪明的可鲁,其实是一个阿斯伯格症患者,和孤独症患者一样,有着明显的情感障碍。
或许正是这样,才能够做到一丝不苟的去对待这样一份受到人们歧视抑或偏见的工作,以虔诚之心去缅怀每一个逝去的生命。
令人感慨的是:这些需要整理的情况,往往都是“非正常死亡”。正因为死亡发生得太过仓促,才需要整理师来帮助画上最后的句点。
而遗物整理师面对的人生,也往往是令人唏嘘的:受伤孤独死去的年轻人,死去很久才被发现的独居老人,遭遇变态惨死的年轻女性,在阻止疯狂患者时不幸死去的医生……
死亡这件事,对一般人来说,很多时候都是抽象而遥远的。但那些死者留下的物品,被收纳在黄色的整理箱中,又充满了具体的触动和冲击力:所有留下的事物,不仅仅是没有被带走的物品,更是亡者还没来得及认真告别的人生。
在这些随着主人的去世而变得毫无意义的物品中,藏着一个人生的遗迹。这些无生命的物,残存着生者的故事、他们的体温、对生命的热情。小到一张照片、方便面的残骸、成叠的收据,都承载着小小的喜怒哀乐,在终点处重新描绘着逝者的一生。
你看。在被死神选中之前,他们和我们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努力工作,畅想未来。
有暗恋的人,有牵挂的事。有懦弱的时候,也有勇敢的决心……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离开得太早。还没有来得及,被这个世界好好善待。
该如何正视死亡,如何以“死”为尺度重构生的意义,这部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我们传统文化之中对于“死亡”总是本能地避讳,更别谈死亡教育。似乎值得弘扬的只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重于泰山”,而大部分人的结局则是“轻于鸿毛”的离开,以至于当死别真的来临,我们也只能仓皇地被巨大的悲痛、遗憾和困惑淹没。笔者不是想说这些悲痛和遗憾都是必须终结的。恰恰相反,悲痛、遗憾和死亡本身,都是应该得到更多正视的,因为这也是生命中无法逃避的部分。
或许大多数人都会有着平凡且奔波的人生,无法因为伟大而不朽,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曾经像一束微光,闪耀在他人的生命之中,值得因为铭记而不朽,至死不渝。
唯有正视死亡,才能活的更加坚定,所有的离别才有着悲伤与生死之外的意义。我们需要尊重这个职业,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时间,在他人的哭声之中离开这个世界,新生与死亡同样值得去铭记。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转身离开,有话却说不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