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弑兄篡位还是天命所归,不可思议的皇权更替,未解之谜之烛影斧声

弑兄篡位还是天命所归,不可思议的皇权更替,未解之谜之烛影斧声

作者: 非说不凡 | 来源:发表于2021-03-02 22:51 被阅读0次

赵匡胤之死历来是历史迷案,案件争论的焦点在于赵匡胤是否被赵匡义所杀。烛影斧声典故的实情到底如何,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几乎都能够拿出证据。

烛影斧声这件事情,在正史中并未有所记录,首次出现于宋朝文莹编写的《续湘山野录》中,里面提到了有一道士给赵匡胤算命,说他如果今年十月二十是晴的话则可以多活一纪,也就是十二年,如果不是就要早早做好打算。到了那天晚上的时候,一开始还是星斗明灿,赵匡胤也是满心欢喜,但是没想到突然之间就开始雨雪骤降,赵匡胤立刻找来了赵匡义,屏退左右。兄弟之间酌酒对饮,之后有些许的吵架之声,后来赵匡胤宽衣就寝,赵匡义也留在寝宫,没想到后来变驾崩了。

一、赵匡胤死于赵光义之手

正因为赵匡义去世之时,只有赵匡义在身边,而之前赵匡胤还是好好的,但是突然就去世,不得不引起人们怀疑。而赵匡胤死后,并不是由自己的儿子继位,而是由弟弟继位,而且之后的一系列的事情更是让人心生怀疑。

(一)“金匮之盟”欲盖弥彰

“金匮之盟”说的是原本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生病了,赵匡胤在身边伺候时,劝说赵匡胤以后传位给弟弟赵匡义,临终前让赵普记录杜太后的遗言,放在金匮之中。有了这份遗书赵匡义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继位,不必背负自己弑兄篡位的罪名。但是金匮之盟出现的时间却是可疑的,这份遗书出现在太宗继位的第六年,如果真的有这份遗书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就拿出来,而要在人们议论纷纷之后的第六年。同时,里面的内容历史学家也并没有找到原本,加上《宋史》中提到,杜太后想让太祖传给弟弟的原因是周柴氏亡国就是因为幼主原因,但是那时候的太祖已经三十五岁,太祖自己还很年轻,而自己的大儿子也已经十一岁,就算太祖驾崩,自己的长孙也已经不是幼主,根本无需担心幼主主天下之事。

(二)掩人耳目的政治改动

其一、改元。改元原本是在新皇帝继位后第二年才开始的,但是赵匡义继位不满二个月就改元,改元除非是易姓或者发生重大变故,不然不可能很快改元。而赵匡义这么着急改元是在说明自己继位是重大变故吗?这就不是早告诉大家自己的野心吗?

其二、改名。赵匡义是太宗的原名,但是为了避讳兄长的赵匡胤所以太祖赐名为赵光义。取其光明正大之义,让他改掉恶习,不要耍阴谋诡计。但是在赵光义继位之后他立刻给自己给了名字,取名为“炅”,他公开说太祖”赐之名,不可受也“。

其三、谥号和尊号。谥号和尊号本是皇帝死后两件大事,是对死去人的评价,但是太宗对赵匡胤的评价并不好,他否定了赵匡胤的开国功劳,他把自己的功劳却无限拔高。

(三)赵匡义为何要杀死自己的兄长?

首先,赵匡胤统治十七年后,权力不断集中在自己手上,但是他却忽略了身边的弟弟,赵匡义在这十多年中也是不断在积蓄自己的力量,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赵普曾经也提醒过赵匡胤但是赵匡胤不当回事。其次,就是对在对待北汉和契丹的政策上,赵匡胤基本是采用的是经济贿赂,实在没办法了才采用军事行动,但是赵匡义就不是了,他主张是以武力对待契丹问题。最后,就是在迁都洛阳的事情上,兄弟两也是存在分歧。赵匡胤原本想迁都洛阳,但是由于赵匡义那一伙的势力的阻扰,赵匡胤最终放弃了迁都的想法。种种的原因都会导致赵匡义有弑兄的可能。

二、赵匡胤并非死于赵光义之手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烛影斧声并不真实,赵匡胤并非是赵匡义杀死的,而现在学者也还从家族疾病之中寻找证据。

(一)赵匡胤死于家族疾病或自然死亡

有学者从大量的事实中寻找到赵匡胤可能是死亡家族遗传病狂躁症,他死前还有脑溢血,所以赵匡胤并非是被赵匡义所杀。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赵匡胤是自然死亡,不是死于疾病也不是死于家族遗传病。

(二)太祖在位时有意传为太宗

有学者从当时赵匡义的官职可以看出太祖在位时就是有意传位给太宗的。在建隆二年的时候赵匡胤给赵匡义的官职是开封尹。这个官职如何看出太祖想传给给弟弟的呢?这就从唐末五代的储君制度说起了,当时的太子制度被废除了,一般储君会传为给亲王,而作为储君的亲王一般都会兼任府尹,这与赵匡义的情况完全吻合,所以学者们推测太祖在位时就有传为给太宗的意向。

(三)赵匡义有不在场的证据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记载,当时太祖驾崩的时候太后让王继恩去找德芳,但是他没有去找德芳而是去找了当时的晋王赵匡义,后来赵匡义才到了皇宫中,所以赵匡义是有不在场的证据的,所以烛影斧声之说并不可信。

烛影斧声之所以成为历史谜案就是因为各有各的道理,不知道各位读者更倾向于那个说法呢?你觉得赵匡胤是死于赵匡义之手还是觉得赵匡胤是自然死亡或者病死,并非是赵匡义下的手呢?

参考文献:

[1]顾吉辰.“烛影斧声”辨析[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89(01):33-39.

[2]刘安志.近年来“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研究述评[J].史学月刊,1995(01):25-28.

[3]贾丽英.析“千古之谜”中的宋太宗[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01):71-73.

相关文章

  • 弑兄篡位还是天命所归,不可思议的皇权更替,未解之谜之烛影斧声

    赵匡胤之死历来是历史迷案,案件争论的焦点在于赵匡胤是否被赵匡义所杀。烛影斧声典故的实情到底如何,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

  • 《人类之谜》

    宋太祖之“烛影斧声”案 “烛影斧声”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悬案。据说,故事发生在北宋开宝九年(...

  • 斧声烛影

    赵匡胤暴死,皇位由弟弟赵匡义继承而非传给自己的儿子。 一大雪纷飞夜,太祖召赵匡义入宫,屏退左右商议国事,室外宫女宦...

  • 斧声烛影

    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天气已经颇为寒冷,萧瑟的风卷起宫闱的满地落叶,明亮的月色近似于满,一个拉长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

  • 世界历史上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人类有没有办法解决?

    世界十大未解之谜大致有神秘宝藏之谜、人类未解之谜、考古未解之谜、历史文化之谜、外星来客之谜、宇宙未解之谜、动物未解...

  • 读史解感——烛影斧声

    《宋史》迷案中最扑朔迷离的就是“烛影斧声”。 “烛影斧声”的说法最早出现于北宋僧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文中说——...

  • 李花落

    皇城祸起金銮殿.龙盘虎据阴阳测 自古皇权皆定数.臣弑君来君弑臣. 昙花一谢李儿落.天命所归自有根. 命有百花必有之...

  • 九 斧声烛影

    "上御太清阁四望气。……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寝,...

  • 乱写烛影斧声

    屋内亮堂堂的,烛光照进玉漏里,沙子像黄金般慢慢流洒,瞅着时辰,已是卯时了。 大宋天子,赵匡胤,仍在玉案前辛劳。又是...

  • 赵匡胤与其弟饮酒后暴毙,是烛影斧声下的弑兄夺位还是另有原因?

    赵匡胤年轻的时候深受周世宗柴荣器重,屡立战功,后来年幼的周恭帝即位,赵匡胤被任命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公元96...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弑兄篡位还是天命所归,不可思议的皇权更替,未解之谜之烛影斧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ac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