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据报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近日举行揭牌仪式,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现更名为元宇宙工程系。
据介绍,人工智能学院的元宇宙工程系是国内高校第一个以元宇宙命名的院系。
此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企业共建元宇宙研究院,进一步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
南信大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潘志庚介绍称,人工智能学院的元宇宙工程系是国内高校第一个以元宇宙命名的院系。未来南信大致力于打造元宇宙教学,研究,产教融合,学术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新高地。依托元宇宙研究院,招聘高水平人才。
潘志庚还透露,未来还将牵头筹备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元宇宙专委会,计划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元宇宙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今年 8 月联合主办了“元宇宙背景下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论坛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讨会”,进一步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
02
据公开资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NUIST)简称“南信大”,始建于 1960 年,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三方共建,以及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以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特色,理、工、商为主,兼有其他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属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 A 类建设高校。
2021 年 7 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学校人工智能专业是全国首批 35 个获批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它1960年出生时名曰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成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部属下放到江苏省,求更名为中国气象大学而不得,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气院三大憾,落选211,被下放为省属,求更名为中国气象大学而不得。落寞了近二十年,2017年才凭借大气科学第一入选双一流,一把辛酸泪。现在这么搞,也有重新追回落下的二十年意味。
我知道以前还是叫做南气院的全国重点大学,虽然在南京重点大学里地位最低,但毕竟录取的学生都是重点线以上(生源范围大概相当于比211地位略高,低于985),生源质量是有保证的。吃亏在于专业性太强,冷门。可能外界很多人都过于关注大气科学这个王牌专业了,其实鄙校计算机专业还是有一定实力的,因为大气科学研究实际上非常依赖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简单举个例,当年著名的银河2,研发出来就是专门给了中国气象局一套;再举个例,中国气象局的DB2,当年是有美方官员24小时监控的(听带我参观的老师说因为根据协议要严格控制中国只能用作民用)。当然,计算机科学的水平全国顶尖说不上,不过排名还是蛮靠前的。
03
这个学校似乎对追热点特别热衷,前些年从南京气象学院改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就有点不可思议,本身是气象局共建以气象为优势学科,因为it风口而改名不相关的信息工程大学。相同做法只有石家庄经济学院改名河北地质大学,改名后校名和传统优势学科完全不同是很罕见的。它很早就重视电子竞技,现在又将信息工程系改名元宇宙,元宇宙本身就不是学科,是概念,而且产业对它的预期是走低的,过两年元宇宙不行了还会追热点改名,生生把大学做成创业公司,何想而知其对学术的态度。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学校在18年机器人火的时候,成立了机器人学院;后来集成电路火的时候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到现在,绿色能源火了,天天宣传碳中和相关。最厉害的是,老师都是原来的老师,把几个学院的老师重新分配一下,换个名字,就能申请一大笔补贴,傻子才不干。
04
IT之家曾报道,元宇宙的概念始于 1992 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创作的科幻小说《雪崩》。斯蒂芬森书中描绘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数字空间“Metaverse”,为地理空间所阻隔的人们可通过各自“化身”相互交往,度过闲暇时光,还可随意支配自己的收入。
新华社此前援引多名受访人士的话提出,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是整合区块链等多种新技术产生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不过,现今所说的元宇宙在技术上仍处于初期阶段,大部分公司都只是刚刚起步。
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任朱嘉明教授曾表示:“元宇宙”的内涵是吸纳了信息革命(5G / 6G)、互联网革命(web3.0)、人工智能革命,以及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特别是游戏引擎在内的虚拟现实技术革命的成果。”
数字孪生这个概念没啥问题,我理解的是状态监测+仿真预测的结合,很符合物理系统+数字模型孪生的概念,是建立在传感、仿真、通信等诸多技术基础上的,是一种随着技术发展水到渠成产生的,就算不叫数字孪生,也可以叫别的,甚至没有个固定名字,但生产中自然而然地就用上了。
但就现在元宇宙概念下的这些东西,有什么资格用“元meta”+“宇宙”这个概念呢?
05
这不就跟月饼礼盒一个样吗?
月饼还是那个月饼,包装礼盒越来越花里胡哨,只为卖个高价。
一千五百年前,侯景攻破南京,自称宇宙大将军。现在我十分怀疑他是这个校长穿越来的。
何不干脆一点,直接把校名改成南京元宇宙大学。南大听了要沉默,东南听了要流泪,清华北大听了也得抖三抖。学校整体实力可能并没有半点提升,但这网红名字能保持热度很久。
不得不说,现在一些高校的专业,噱头十足。南信大这是紧跟时代热点,现在元宇宙这个概念,刚兴起不久,趁着大火,爆炒概念。过段时间不火了,换其他领域热门了,是不是再换个什么“前沿科技系”的名称。如果你是有心人,你仔细留意一下,文件上的学院名字,一种叫做“人工智能学院”,另一种说法是“未来技术学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身就是非常“网红化”的叫法。
像元数据、元启发式算法等,元XX所指的东西,是要比XX高一个层次的。而宇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了,现在有什么东西有资格称为元宇宙呢?
头痛医脚,手疼看眼。你不对症下药,不解决最核心的问题,自然是没法药到病除的。我是觉得名字不是很关键,相比于改个“高大上”的名字,踏踏实实地完善各方面的学生培养计划,提升师资水平,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升学情况,才是关键钥匙。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