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和朋友相处,聊得少玩得多。那个时候经常去看电影唱k打球玩游戏,吃饭只是顺便的事。然而现在年纪慢慢变大,对玩的东西慢慢失去了兴趣,但聊天却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和朋友相约,经常是一起吃个饭,喝点酒,然后就天南地北地聊,一顿饭经常能吃个俩小时。饭毕就各自回家,下次再约。
之所以越来越喜欢聊天,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平时的心里话无处可说。公司和学校不一样,在学校每天见的都是朋友,而公司每天见的都是同事。朋友是自己选的,但同事是随机分配的。同事关系远比朋友关系复杂,它有时候是合作,有时候是竞争。而且这层关系非常不稳定,不管是换项目,转组,还是跳槽,都会让这层关系消失。所以你很难跟同事交朋友,更难以与之吐露心声,所以也就越来越喜欢找朋友聊天了。
除了这主要原因以外,还有不少其它因素:开始工作之后,你接触到了社会中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因此阅历变得丰富,无论什么话题都能随便聊一聊;和老朋友经常很久才能见一面,所以能有很多话题可聊;和新朋友需要互相熟悉,聊聊天可以增进彼此感情;工作忙碌时间有限,不想浪费时间去做无意义的事情,而大家的兴趣爱好又不太一样,很难找到一件事是大家都喜欢做的。因此,聊天变成了社交的最佳选择。
在聊天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和有些人聊得来,和有些人聊不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于是试着总结出了以下结论。我认为想要两个人聊得来,得有四点必要条件和五点充分条件:
首先是必要条件。
一,三观一致。和三观不一致的人聊天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一个说人人都应该遵纪守法,一个说遵纪守法的都是傻子,这根本就聊不到一块儿去。
二,思维方式类似。一个纯理性思维和一个纯感性思维的人没办法聊天。一个逻辑严谨,一个天马行空,聊起来只会牛头不对马嘴。
三,双方都能接触到新的东西。这一点很容易,两个人不可能完全一样,只要聊得来,总是能接触到新东西的。
四,双方都有时间和意愿去聊天。没有时间,或者时间凑不到一起去,就聊不起来。而意愿,就是一种想要交流的心态,能接受不一样的观点,也能理解包容对方的想法。这两者也是缺一不可。
其次是充分条件,满足以下任意一条就能聊得来。
一,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喜欢健身的,喜欢炒股的,喜欢看书的,喜欢看电影的。只要有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那都能有话题聊。
二,有共同的背景经历。来自同一个地方,上过同一所学校,都能产生不少话题。
三,有共同的朋友圈子。可以聊聊各自眼中的那些共同的朋友,爆爆料就很容易能聊开来。
四,从事共同的行业。可以聊聊工作中的喜怒哀乐,每天都有新话题。
五,有共同的人生追求。有雄心壮志的人能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想安稳生活的人则能家长里短鸡毛蒜皮。
四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五个充分条件越多越好。虽然用纯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聊天这个问题,难免显得有些奇怪,因为大多时候聊天都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不过借用理性分析可以挖掘出背后的原因,能借此更深入了解自己。也就完成了这篇文章最初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