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简读中国史》趣解2:为何今天中国没有贵族,却有暴发户?

《简读中国史》趣解2:为何今天中国没有贵族,却有暴发户?

作者: 余生安 | 来源:发表于2021-09-03 12:40 被阅读0次

写在前面:

回顾上一篇,张宏杰博士的这本历史书,是以世界史为坐标,揭露中国现象形成原因,精彩有趣又有料,忍不住继续拆解。

昨天讲到中国上古信奉的鬼神,西方人“弑父”,中国人却“杀子”,二者不同的最大原因,更有一些寓言神话案例,感兴趣可以翻看上一篇。

今天聊聊西周时期的贵族精神。

01 贵族是“住别墅开豪车”?错,那叫”暴发户“

不仅是我,现代大多数人会以为,“贵族”就应该身家富有,挥金如土吧。

西周时的“周礼”制度,贵族跟我们所理解的概念,可完全不同

春秋历史中有个故事,叫“泓水之战”,对战双方是宋国与楚国。

宋国已经排兵布阵完毕,楚国军队正在渡河,宋国军官就对宋襄公说,楚军人多,我们应该趁着他们在渡河,发起进攻。

但宋襄公拒绝,他说:不行,那不符合战争规则。

结果等楚军完成渡河后,双方才开站,宋军惨败,宋襄公也受伤,第二年就死了。

宋襄公成为后世中国人嘲笑的对象,给他贴了个“蠢猪式的仁义”的标签。

现在人的眼光看,宋襄公的确迂腐呆板,但这个故事恰恰能反映出,宋襄公选择背后的“贵族精神”。

周代上层社会中,“礼”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即使在战场上,也需要遵守“战争礼”。

02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

宋襄公不“乘人之危”,是因为周礼文化中,讲到:

不能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

不能擒获须发已经斑白的敌人;

敌人没有做好准备,不能突施偷袭。

不禁要问,那这还打什么仗?

是的,春秋时代的车战,更像一种竞技比赛,他们规则约定清晰,时间都约定好,同时到指定地点,双方队伍都排整齐,再开战。

感觉有点奥运会比赛的感觉,他们要的也是“干干净净的赢”。

贵族在战争中十分讲究有尊严的战胜,偷袭、欺诈、乘人之危都是不道德的,比的是勇气和实力。

03 我们为何崇拜“骑士精神”,却嘲笑宋襄公?

中世纪欧洲贵族,有一场王位之争,亨利一世去世后,他外孙和外甥争夺王位,外甥斯蒂芬抢先一步登上王位,外孙亨利二世领兵来争夺王位。

第一次争夺战,14岁的亨利二世经验不足,还没开战,军队就没粮食吃,陷入饥荒了。

他居然向斯蒂芬求援,那是敌方啊!

斯蒂芬还真借了,他借钱给亨利二世,把那些饥饿的雇佣军打发回家。仗也就结束了。

第二次,亨利二世又卷土重来,这次斯蒂芬输了投降。

双方谈判,竟然约定斯蒂芬继续当国王,只要宣布继承人是亨利二世就行。

这样的骑士精神,是不是跟周礼如出一辙?

贵族间的战争,赢了就行,点到为止,不必赶尽杀绝,中世纪的欧洲骑士打仗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是:

第一,不伤害俘虏;

第二,不攻击未披挂整齐的骑士;

第三,不攻击非战斗人员,如妇女、儿童、老人。

所以,宋襄公所遵循的战争伦理,跟欧洲的骑士精神非常相似,无论是中世纪欧洲还是中国西周时期,贵族们有着共通的精神价值。

我们又有什么好嘲笑“欧洲版骑士”——宋襄公呢!

写在最后:

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和皇后被送上断头台,皇后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她却道歉:“对不起,先生。”这是何等的优雅有尊严。

那为何西周后,各国纷纷开始变法,却只有秦变法最成功?

下一篇继续聊,关注我不迷路。

不算佛系的我,会不定期更新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读中国史》趣解2:为何今天中国没有贵族,却有暴发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ck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