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经背会了《大学》,但对其真义不甚了然,今年准备放慢节奏,每天50字的细细体会与品味,在记的同时,也看书学习,以知其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话中有8个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仔细看这8个词,是不是给出了小到个人,大到整个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发展进步的整体方法及最终理想?
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大学用这8个词所组成的系统概括了,给出人类社会发展就是这个社会每个人的发展。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只要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人变好,也就代表着世界在变好。如同人们常说的,“只要心中有光明,世界就不会黑暗”。
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我们自己便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如果把每一个人的人生都看作是一部长篇小说,我们自己便是这部小说中唯一的主角,都享有主角光环,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有价值。
每个人的变好就意味着世界的变好。而我们每个人也是希望自己好的,个人与世界便在这一点达到了统一,有了共同的目标。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让世界变好的责任,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能力让世界变好,因为只要让我们自己变好就可以。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伟大的存在,也都是一个高贵的存在,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尊敬。我想这就是“生而平等”吧。
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个墓志铭对《大学》的这一系统给出了西方人的注解。
“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 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 years, 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lie on my death bed, I suddenly realize: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 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 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 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传说,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顿然有醍醐灌顶之感,声称自己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回到南非后,这个志向远大、原本赞同以暴治暴填平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变的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经历了几十年,终于改变了他的国家。
昨天在网易云音乐中看到了“愿世界对你温柔相待”写得有趣的留言:
希望每个人死后尸体都能自动变成一本书,书的内容就是死者的生平。这样一来,有人成了名著,有人成了禁书,有人变成菜谱,有人变成地图,有人是美图秀秀使用手册,有人是小旅馆的登记簿……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我们读着别人,做着自己,等着被读。
你想成为一本什么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