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怪升级路上你需要知道的一些《原则》
今年断断续续读了几本书,其中《原则》是最为推荐的一本,书中不少观点让人豁然开朗。师父说只有写了读书笔记才算真正读完一本书,好吧,那我就摘选一些比较有感触的内容,也有助于日后“温故而知新”。
越来越觉得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打怪升级”,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期间的问题很单一,就是“考高分”,毕业后,问题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复杂,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原则》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去获得“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每天把想法写下来
作者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是一项很好的自律措施,因为这迫使我每天都进行研究和反思”。
思考:最近正好在读《曾国藩传》,同样里面有大量的篇幅讲到曾国藩每天坚持写日记,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迫使自己每天进行反思,甚至连今天多看了几眼少妇这样的事情都要自责反省一番。
我也有在实践,但是很惭愧,意志力不够做不到每天都写。但是我发现,在断断续续写的这段时间里还是有变化的:1、记日记的行为可以加深你对某件事情的记忆和提升深度思考能力,在每一天中获得最大收获;2、以前对写作会有一种畏惧的心里,害怕写不好,现在写的多了就有信心了;3、经常反思自然会成为一种习惯,避免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个人成长也会比较快。4、一天当中可能会突然有某个灵感一闪而过,这种潜意识的点子很可能能为日后所用,值得把它记下来。
坚持创意择优
我觉得创意择优真是作者“天才级”的想法,是《原则》最重要的精髓所在。以前我一直认为寻求解决方案是自己份内的事情,找不到解决方案是自己无能的表现,而且寻求别人的帮助挺不好意思的,所以一直以来都不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但作者认为,现实的构造是让整体实现最优,而不是尽力实现我的愿望,所以这个解决方案是不是你原创的,并不重要。谨记,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最好的答案,没有人能够看到全局。那么,如何做到创意择优呢?
1、找到与我观点不同的最聪明的人,以便自己能努力理解他们的推理。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始终愿意去理解那些看问题与你不一样的人是怎么形成他们看问题的方式的,你将会获得更丰富的视角帮助你做决定。
2、 在你不擅长的领域请教擅长的其他人,这是一个你无论如何都应该培养的出色技能,这将帮助你建立起安全护栏,避免自己做错事。
3、谦逊和你自己有能力一样重要,甚至比你有能力更重要。
4、在任何复杂的计划中,缺少拥有互补性能力者有效的帮助,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成功。
思考:每个人都会有长处和弱点,往往你的长处正好对应了你的弱点。比如,我做事情喜欢提前计划,考虑周全,这就会导致我的弱点:在一些需要快速反应的场合,会显得很吃力。只有清楚了解自身的弱点,你才能做出对自身有益的改变。这就会继续衍生出下一个话题:如何客观评价自身的优缺点。我觉得可以:1、询问周围的家人、朋友、同事;2、每天反思;3、了解相关的星座知识。
作者认为,人的意识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较低层次的你——感性行事,另一个是较高层次的你——理性行事。较低层次的你总认为自己的答案就是最优的,不喜欢看到自己的观点被挑战,通常会因无法说服对方而沮丧,而不是好奇对方为何看法不同,决策时视角单一。大多数时候,人们都被较低层次的自己控制着,我觉得这是一种本能。要让较高层次的你指挥自己,这就需要不断地突破自己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才能降低这种本能的防御反应。
正确看待失败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失败,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失败,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失败真的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它意味着你的价值被否定,也许你会一蹶不振。作者说“你会觉得自己失败了,但这不一定是失败,除非你自己放弃。痛苦和迫切的压力最能激发你的学习动力,痛苦让你清醒,之后你的痛苦将会逐渐消失,你在未来将会迎来很多其他的机会,尽管当时的你也许看不清这些机会。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总结这些失败提供的教训,学会谦逊和极度开明的心态,从而增加你成功的概率。”
关于个人能力
与经验相比,作者觉得“我更看中个性、创造力和常识感。我认为拥有把事情探究明白的能力,要比拥有如何做某件事的具体知识更重要。”
作者分析他周围那些优秀的人,发现他们有很多共性:
1、他们都是独立的思考者,对于事情应该怎么做,他们在头脑里有十分坚定的规划,同时又始终愿意在现实中检验这些头脑规划,调整做法,从而使规划效果做的更好。2、他们都极为坚韧,3、他们对于未来的视野要比多数人宽广,他们能同时看到大图景和小细节(以及中间的层次)4、创造性、系统性、现实性在他们身上合二为一,他们既是坚决的又是开明的。5、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对表现一般的手下不能容忍,同时想给世界带来巨大、有益的影响。
作者认为在选人时,他最看重的几个特质是(按先后顺序):价值观最为重要,能力其次,技能是最后要考虑的。我们识人标准最重要的就是:品格、常识和创造力。
思考:往往很多时候,我们选人的顺序是反着来的,技能最重要,其次能力,最后是价值观。因为这样做最容易在短时间内评估一个人,但他不是最优方案。因为任何技能,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培训+训练获得的,但能力和价值观却是跟随人一生的行事准则,而且一旦形成根深蒂固,基本没可能改变。尤其是能力,一旦欠缺很难弥补。
关于组建团队
既然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因为你某一方面的优势很有可能变成另一方面的弱势),所以团队就显得格外重要。什么样的团队才能无坚不摧?作者认为,如果你的团队成员中有以下5类人,将更能取得大的胜利:
创造者:提出新想法、新概念。他们喜欢非结构化、抽象的活动,喜欢创新和不走寻常路。
推进者:传递这些新想法并推进。他们喜欢感觉和人际关系,管理各种人的因素。他们非常善于激发工作热情。
改进者:挑战想法。他们分析计划以寻找缺陷,然后以很客观、符合逻辑的方式改进计划。他们喜欢事实和理论,以系统性的方式工作。
贯彻者:也可以叫做执行者。他们确保重要的工作得到执行,目标被实现。他们关注细节和结果。
变通者:以上4种类型的结合。他们能根据特定需求调整自身,并能从各种各样的视角看待问题。
思考:作者的这番见解让我对团队存在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前在看《曾国藩传》的时候,关于组建湘军,用的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理念,就是说团队要用自己的亲信,即自己喜欢的人。但是团队的最终目标是完成任务,作者的这番观点更理性和科学,他克服了那个低层次的我对自己的控制,从更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应该如何组建团队,把有能力且互补的人搭配在一起,是成功的关键。当然这对团队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许你的下属不是你喜欢的那类人,但他具备某一方面不可替代的能力,你是否能够容忍且接纳他?
关于正确决策
作者认为,3—5人的效率高于20人。3—5个精明强干且善于思考的人以开放心态讨论,通常能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实际中最好的结果取决于人员的素质和他们带来的不同观点。
要对能力更强的决策者的观点赋予更大的权重:1、多次成功地解决了相关问题的人;2、能够有逻辑地解释结论背后因果关系的人。
不要因集体决策而丧失个人责任。十分常见的是,集体做出了决定,却没有分派个人任务,因此不清楚接下来谁应当做什么。对个人职责的分派,要十分明确。
关于幸福感
作者觉得,成功的满足感并不在于实现目标,而是在于努力奋斗。“我不能说一种充满成就的紧张人生就一定比充满享受的轻松人生更好,但我敢说,坚强比软弱好,而拼搏使人坚强。发现自己的性格,过与性格相适应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思考: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被世俗的观念所裹挟,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比如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着。但从小我的父母就会说我不懂得人情世故,你身上为什么没有其他小孩那种“活泼劲”?当你努力改变想成为那个外向性格的人时,总是感到那么的别扭和痛苦。现在想来,大可不必这么去做,但前提是你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最近读的一本《高敏感是一种天赋》也是不错的一本教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好书。
以上是对《原则》这本书的读后感,但光看书是不够的,要把以上的感触转化成行动点,才能真正起到改变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