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您好!
很抱歉打扰到您。
我是本校的一名本科学生,同时我也是一名共青团员,今天是5月4日,所以我突然觉得我该为大家说些什么,我代表不了谁,我只能代表我自己。因为其他人仿佛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全校学生都要进行宿舍的调整。
但是我不是想突出我的不同,我只是从自己出发向您进行一些说明:
首先这种调换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说在搬东西的时候同学们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健全了体魄,那么,我承认,调换宿舍是有意义的。
目前寝室出现的环境问题,合那上不在于院系杂乱无法管理,而在于同学们的意识低下,不能理解到优美整洁的环境对人的生活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小团体的形成是必然的,即使按照从大一到大四的顺序来看,也会主要形成这样几个小团体: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其中各个班级,专业,系,户籍,又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小团体。如果实行了寝室搬运,那么这便与管理的初衷由所不符。因为这种条件下形成的小团体,只会更加难以管理,因为大家有共同的目标。
我不想说什么管理等于服务,人道主义的这种空话,套话。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体,这是无可置疑的。如果一味的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而无视这样一种客观规律,即会者定离,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大家的教学质量。这个意思就是说,寝室不是不可以换,但是没有必要这样操作。
因为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大部分同级同专业的学生,是在一栋楼的。而如果实际切换寝室,那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断然不能占全一栋楼或者几栋楼。那么依旧会出现,现在的情况,即不便于管理。调换没有意义。那么究竟是有什么值得管理的,我们都是成年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责任,这个责任不应该我们承担,那么这件事应该解决?我先举个例子。
在第十六届学生会(2017)的时候,学生会内部在由校团委指导老师的命令(完全无视学生会主席及其他学生会成员的意见)下,各部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换,比如A 部门调3个人去B部门,B 部门调4个人去C部门。目的是在一学期内,完成所有人员的调换。其说法是:学生会没有什么所谓专业的,负责什么事情的部门,随便找个人就能做。
这样的结果显而易见,第十六届学生会的干事直接减少二分之一。部门主席离职大于二分之一。一言以蔽之,一团糟。
回到今天的问题上,这件事显而易见,即使搬了寝室也不能改变现状,相反只会更加严重,因为人是环境中的人,如果一个寝室脏乱差,很明显,这个寝室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即使开始不是,那么随着自身环境的建构,也会习焉不察,甚至闻不出寝室的恶臭,试想,把污水,即使是一滴滴到干净的水中,水也不能饮用。所以,忽视学生意志,强行打乱寝室成员(一些不同院系的学生转专业问题,造成混合)进行分组,更是不恰当的行为,这样说可能不恰当,人不是物品,不能这样举例。但是从某个方面可以看出,这不是学校推脱让学生参与的理由,包括例如,搞卫生,查记录,做早操等中国高中惯用的手法进行管理,不得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我们因为类似的文化水平而聚合在二师,这说明大家的素质理论上应该是相差不大,但是实际上却不然,这个原因在于教育。因为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不存在家长影响教育的说法。这是高中的缺课,大学来补课。这种补课如果用原来的方式,只能让学生更加厌恶,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
我本以为二师是坚持无为的思想,其实我错了。这种完全是形式主义。就是没有实际内容,俗话说的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如是。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让学生感受不到学校对他们的限制。服务型管理,本位是学生,不在于强制,行政化,命令式的规定学生必须更换寝室,而且目的也很荒谬。我们学校目前是有保洁公司的,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上看现在的不如原来的,或者说现在压根没有。举例:原来楼道里有大的垃圾桶,可以把垃圾丢进去,走道就没有垃圾。现在根本没有,侧面上阻止了我们合理放置垃圾。而且我始终认为,我们的重点,作为一所省师范类本科学校,我们的重点您也认可,就是教学。
在其他学校出现了这种规定:寝室不能吃饭,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桌面不能有书。这是多么荒谬,可笑的事情?我窃以为这是过犹不及,凡事都有度,决不能非黑即白,一意孤行。
对待现在的情况,我也有一些可操作的想法:①化义务为奖励,但不是绝对,是可选。比如将寝室环境计算为二类学分,标准一般即可,不能造成异化的攀比;②对于寝室卫生存在问题的寝室,安排老师居住,治病救人,惩前毖后;③立即停止现在的寝室调换行动;听取学生意见。
我的言辞可能略显幼稚,而且虚无且不切实际。但是鲁迅先生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我做了,这是我的责任。
谢谢你。
二师学子
2018.5.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