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48:2021-0224-《你好,李焕英》一场盛大的自我救赎,一场良苦用心的成全
文:森林树
到昨天我看电影《你好,李焕英》为止,它的票房已经突破42亿元,马上就要突破《唐人街探案3》。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无疑,《你好,李焕英》就是2021年贺岁档的一部真黑马。
而这个势头还在持续增长中,这股后劲让太多甚至不是影迷的观众在后进队伍中也产生了兴趣,会带着好奇心走进电影院一探究竟,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需要带着一提卫生纸去观影。
在这种强势猛攻下,让同台竞演的其他片子更是在余热中更没有占到一丝好处。
这大概就是马太效应的效果,但凡你有的,会给你更多,而你没有,甚至会拿走你仅有的。
我也带着这份好奇心,昨天在大屏幕看了这部影片。
《李》主打以亲情线,这个主题是观众最不设防、也最没有办法有原则的主题,但正因为如此,说多了容易烂俗,说少了觉得表达不够。
整部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女孩贾晓玲在母亲弥留之际穿越到了母亲年轻时代,想要完成让母亲高兴的心愿的故事。
大多数人都因为李焕英一句“我宝”,一句“我的女儿啊,只要健康快乐就好了”感动得泪流满面,我们永远不知道母亲对我们的爱是稠得都抹不开。
我也哭了。但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场救赎,一场成全。
是女儿贾晓玲一场梦中的自我救赎,是母亲李焕英一场心甘情愿的成全。
01 女儿贾晓玲的自我救赎
女儿贾晓玲并不是一个世人眼中优秀的女儿,从小不让妈妈省心,唯一一次长脸是考上了省艺校,最后还被当场发现是办的假证。路上两人还在畅享自己有出息让母亲享福时,没曾想画面就定格了。
车祸,母亲重度昏迷。
前半场,跟随贾玲带着悔恨的心,带着心中的期望,一起回到八十年代,帮妈妈李焕英抢电视,为了让妈妈摊上大好事,不遗余力让妈妈参加排球队。
年轻时代的妈妈是不理解女儿的这份心意的,因为贾玲有对未来故事的预知,能看到参加活动后的这份大好事,因此她执意,而年轻的妈妈是不知道的,所以,她不理解女儿的这份“孝心”,所以,她会疑惑,为什么这个表妹非要自己干自己不那么热衷的事情。
这里是不是像极了小时候母亲对我们说要多读书,长大了对我们说不要早恋,天冷了对我们要穿秋裤的样子,母亲长我们的生活经验就是她对未知的预判,同样,那时候的我们对母亲这份呵护也是不理解的。
年轻的李焕英不懂,少年的我们甚至现在的我们走出电影院也没有那么懂。
但是贾晓玲懂,我们不再年轻的母亲懂。
于是,贾晓玲费劲心思做能够让母亲更高兴的事。
于是,我们的母亲用她所有认为对我们好的方式为我们付出。
贾晓玲一度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让母亲省心的女儿,如果母亲嫁给有家庭背景的儿子沈光林,后面的生活就会像琴姨一样,经济生活一路风光,女儿有出息,脸上也有面子。
她甚至不惜冒着母亲跟别人结婚,自己就不会出现的风险,不遗余力地撮合李焕英和厂长儿子沈光林,给他们制造机会,就希望母亲能够通过嫁人这件事真正改变命运,生有出息的女儿。
这个是贾晓玲这个当女儿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做好的部分,或者还没有来得及做的部分。
这些事在电影的幽默搞笑中发展,我看到一个那么像重新当好一次女儿的贾晓玲,她要在这次把自己认为最好的,都帮李焕英争取过来。
在和李焕英喝酒的桥段,她帮母亲畅享,母亲会有个美满的婚姻,会生一个漂亮的女儿,女儿很有出息,年年考第一,考上导演系大学,毕业后一个月工资八万,她觉得真好。这是原本她可以给母亲的,那时的她没有做到,这里都可以实现了。
李焕英笑着说:我的女儿啊,只要健康快乐就好了。
面对年轻的、不谙世事的李焕英,她听到后,先是喝了一口酒,就进肚里,这个过程好像回忆自己长大过程中所有让母亲难过失望的瞬间,复杂地吐出六个字:
“你现在还不懂!”
年轻的李焕英啊,你不懂,你会受什么样的苦;
年轻的李焕英啊,你不懂,你会有多少失望;
年轻的李焕英啊,你不懂,你会遭受多少白眼
……
我帮你看到了,而这些是我这个女儿造成的,所以,我不要让你重蹈覆辙。
年轻的李焕英啊,你一定要听我的。
我不会像当初一样无能,我不会像当初一样不努力,我不会像当初一样浪费和你一起的时光,这一次,我会拼尽全力,我会披荆斩棘,我会克服重重困难,为你挡风挡雨,为你的幸福披甲前进。
贾晓玲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是她唯一的机会。
这个机会让她在无数个自己已经有成就的夜晚,让她在路过商场看到绿色皮大衣,看到双开门冰箱时,不那么自责,不那么悔恨,这些情绪,会日日缠绕,会夜夜绵延,甚至会告诉她,你不值得这些美好,因为母亲没有看见,它们没有意义。
现实中的贾玲没有这般好运,她没有这样真正的奇幻之旅,但是她把对母亲的怀念放在了电影创作里,让43亿的观众和她一起呼喊“李焕英”这个名字,她也在完成一场自我救赎。
她想告诉母亲:妈,那些年你那么爱我,我懂事了看见了,甚至全中国的人都看见了,女儿有出息了。我成了和你一样美好的人。
看《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时,第一次被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感动得无以复加,而后第二次,开始懂了,作者为何要重新回去那个破旧贫困的地方,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救援动作到底对童年那个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好友儿子有没有意义,但是这一趟,他一定要走,他需要也对童年的玩伴回馈一句:为你,我也可以万千万万遍。
这一次,不会逃跑,这一次,不会懦弱,这一次,不会放弃。为你,我也是千千万万遍。
无论有没有意义,一定要走一次,走一次了,作者的人生才能放下这份沉重的遗憾,才有“资格”过富足的人生。
电影里的贾晓玲和《追风筝的人》里的阿米尔是一样的,他们太清楚,这趟旅程他们更多是为自己而来,为自己而走,她们都需要一场心灵的救赎。
或者,坐在影厅哭得不能自己的很多人,都需要。
02 母亲李焕英心甘情愿的成全
面对表妹这么多的“好意”,李焕英也问了“为什么你非要让我参加排球队呢?”
年轻的我们也时常不理解母亲对我们自我意愿的不理解,我们甚至不愿意深思这份呵护背后的爱意。于是经常地抵触甚至直接拒绝。
幸好,电影里年轻的李焕英是个还算通透的人,不需要贾晓玲非多大口舌,就愿意陪她表演,甚至自己有对象的时候,不断撮合自己和认识一周的相亲对象,都只是笑笑而已。
告诉自己拿证了,贾晓玲气急败坏,纠缠之前甚至把结婚证扯坏了,也是呢呢一句“我真的很幸福,你咋不相信呢?”
她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全盘是接收的,全盘接收这份莫名的好意。
而电影最大的泪点也在这里。原来真的是母亲李焕英陪女儿演的一场戏。
这也是整部电影的高光时刻和升华部分,或者说这一段才真正把这段母女的情谊上升到一个高度。
你以为这是一场贾晓玲的主角戏,不是的,母亲李焕英才是大boss。
这些故事得以成功讲述,不是因为贾晓玲卖力,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李焕英的配合演出罢了。
从她看到天空掉下来的玲儿,本能地一声“我宝”就去接沉甸甸的贾玲开始。她就进入角色了,或者说,她的本能就出现了。
她陪着女儿演,女儿想让她高兴,那就配合她高兴吧。
女儿觉得参加排球赛好,那就努力参加,输赢无所谓,高兴就好,。
女儿觉得自己和沈光林约会高兴,就配合她高兴高兴吧。
但是真到了关键时刻,她没有顺着女儿的心意,或者是因为当她听到女儿给她看相的预测里,真实的女儿没有出现时,她改变了主意,直接和贾文田领了证。
她看到了女儿的自我救赎之旅,她还陪着一起来了。
这就是李焕英,这就是所有母亲的样子。这些事对她们来说,是轻易而举的,是简单的,因为从一开始就是本能的。而这也是很多老一辈人看影片时很淡定的原因吧。
我们一直就是如此呀!
她还想要告诉女儿的是:女儿,你已经很好了,你的出现已经让母亲的人生很幸福了,母亲从来没有因为你的“不出息”真正烦恼过,你不要难过,你也不要后悔,你是妈妈的宝儿,妈妈看到你健康快乐就很幸福心安了。
不要停留在这里了,你值得所有的美好。
03 其他想要诠释的
没有最后的反转,这部电影大概率就只是一个搞笑的亲情片,会少太多观众津津乐道的细节,会少我们真正对于母爱的思考。
女人的幸福是不是真的换一个更有钱人嫁就会改变?
我们看到淹没在闹市里的妇女母亲们,她们不再年轻,她们有些唠叨,他们甚至记忆已经不好,但是她们身上一定有你看不到属于她们自己的幸福。
母爱的呈现,是不是一定要通过牺牲自己的幸福来换得?
母亲总是比我们想象得更加爱我们,所以,我们爱她们的最好的方式,是在的时候对她们好,同时也学习李焕英,成全母亲对你的好,多试着去接纳你可能不太认同她给出的方式;是不在的时候,将她们传承给你的优秀品质,更美好地发扬出去。
学习你的李焕英,做一个温暖的、爱笑的、乐观的、快乐的、幸福的贾晓玲,未来的李焕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