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彼得.林奇
类型:真实投资经验
推荐理由:超级多的事例,用事实细节用数据说服人;真实记录还原华尔街投资市场
不要问未来股市会如何
市场应该是与投资无关的。如果我能够使你相信这一点,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各位不相信我的话,那么大家总会相信沃伦.巴菲特吧,巴菲特曾这样写道:“股票市场根本不在我所关心的范围之内。股票市场的存在只不过是提供一个参考,看看是不是有人报出错误的买卖价格做傻事。”
要点
1.不要预测股市
2.不要过高估计专业投资者的技巧和智慧
3.充分利用你已经知道的信息和知识
4.寻找那些尚未被华尔街发现和证实的投资机会一在华尔街“雷达监测范围之外”的公司。
5.在投资股票之前先买一套房子。
6.投资的是公司,而不是股市。
7.忽略股市的短期波动。
8.投资股票能够赚大钱。
9.投资股票也能够亏大钱。
10.预测经济是没有用的。
11.预测股市的短期走势是没有用的。
12.股票的长期回报相对而言是可以预测的,而且远远高于长期债券的投资回报。
I:投资股票前先买套房子,房子在99%的情况下 是盈利的 ;先确保这个钱未来不必须要用,也就是即使亏损也不会对未来的计划、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最好不要借贷、杠杆炒股,它也能让你亏大钱;股票投资的是公司,而不是股票市场,所以没必要也不可能预测到股票市场;应该把精力放在公司的分析上;作为机构的专业投资者,他们往往会跟大流,不敢率先行动,所以他们的购买并不是最好的;作为业余投资者可能最早发现有潜力的投资机会,从而可以低价购入,等待其升值。
A2:将收入所得的十分之一用于炒股,不能对生活造成威胁;把精力放在对公司的分析上,寻找小公司的、被低估的、快速增长期、业务简单、名字简单枯燥的一些公司股票,要根据有限的信息,计算明白该公司的股票的价值,不需要流于太多的理论,集中精力在公司的资产负债、收益分析等方面,从公司本身而不是股票市场出发去选股;首先要先股票分析6种:稳定增长型(安全稳妥低收益)、快速增长型(难,高收益,高风险,持有几年内涨价后抛出)、困境扭住型(低估后高回报,得眼光准,不随大流);周期型(时间点最重要),缓慢增长型(等待),隐藏资产型(持有),不同类型的公式股票,持有策略不同。所以首先得先学会分析公司的基本面。
(1)
我的童年时期,而不是现在的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是美国历史上最强劲的大牛市时期。可是当时你要是听到舅舅们谈论股市的话,你会把股市想象成在赌博大厅进行掷骰子的赌博游戏。“千万不要与股市沾边,”人们告诫我说,“股市风险太大了,会让你输个精光。”
I:大众对股票市场都属于盲从、后知后觉的状态;被嫌弃的市场下,可能是真正的大牛市。
A2:股票投资不需要预测市场行情,是一件长期行为,所以首先是先学会基本面分析,读懂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能估算出股票的真正的市场的价值,逢低买入,坚持持有,坚持对持有股票的基本面进行分析。不论熊市牛市,都有适合盈利的投资选择。
现在我回过头来看,很显然,学习历史和哲学比学习统计学能够更好地为股票投资做好准备。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因此一个接受训练、习惯于对一切事物进行严格数量分析的人在投资中反而有很大的劣势。逻辑学应该是在选股方面对我帮助最大的一门学科,因为正是逻辑学教我认识清楚了华尔街特有的不合逻辑性。
I:股票投资更重要的智商、数据模型以外的东西,尤其经济历史,逻辑规律等对股票大有帮助。
A2:多研读经济历史方面的书籍。历史总会类似的重演,清崎也主张多了解经济历史。
不到两年时间,飞虎航空的股价就涨到了32.75美元,这是我寻找到的第一只5倍股。后来我一点一点把股票卖掉用来支付上研究生的学费,我在沃顿商学院读研究生的学费就来自于—部分投资飞虎航空股票所赚到的钱。
I:彼得.林奇读书时投资的第一只股票,持有两年为自己带来5倍的收益。
A2:不需要在股票市场重复的买进卖出,利用基本面、财务报表的基本分析,谨慎选择每一只持有的股票,在购买时,就应该对其持有时间、走势有个预估,不要随便波动。
你知道某一个人在肯德基快餐公司的股票上赚了20倍,并且他在事先就已经清清楚楚地说明了该股票会上涨的理由时,你就很难相信在学术界十分流行的声称股票市场是非理性的理论,直到现在,我仍然根本不相信那些理论家和预言家们。
I:理论家预言家经济学家,十有八九都是预测不到经济变化的,不要过分相信他们。
A2: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加上所学的财务知识,形成一套自己的选股理论,当经济学家都力推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已经到达最高位了,那就晚了,要靠自己的分析找出被低估的股票。尤其是严重低估的股票。
我接管时是4000万,如今富达麦哲伦基金的资产规模已经增长到了90亿美元,这相当于希腊每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在过去的11年里,从投资收益率来看,富达麦哲伦基金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希腊整个国家的增长。
I:11年,4千万到90亿,彼得.林奇所掌管的基金增长了200多倍!!
A2:基金的投资回报也是可以巨大的,关键看基金管理者的能力,大部分基金其实表现是平平的,所以基金选择也得慎重,不然耽误时间没有增长反而亏损;自己选股更重要,会选股才会更懂得选择基金。
威尔.罗杰斯曾经说过一条最好的股票投资建议:“不要赌博。用你所有的积蓄买一些好股票,耐心长期持有,直到这些股票上涨然后才卖掉。“
I:集中投资,谨慎选择一只好股票,然后就是等待涨值。
A2:不要用赌博的心态去尝试购买股票,先分析,慎重选择持有股票,做一个长期投资者,做好长期持有,等待涨值的准备。
由于主要上市公司70%的股票都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中,因此不论你是买入还是卖出股票的时候,你所面对的投资竞争对手是专业投资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与专业投资者进行投资竞争的机会越大,对业余投资者来说投资赚钱的机会也越大。
I:70%的股票是机构、大客户持有的,所以散户基本很少成为竞争对手;又由于机构的很多条件特性,使得业余投资这者在先发现小公司、枯燥简单的公司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A2:认清对手是机构投资者,所以唯一最有机会获利的就是尚未被发现的、不被推崇、但是基本面良好,收益丰厚的小公司股票,所以重要的是学会基本的财务分析,利用生活阅历敏锐寻找将要增值的市场、行业、公司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专业投资人都受限于种种矛盾之中,那些伟大的基金经理人、创新的基金经理人以及独来独往标新立异的基金经理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投资。
约翰.坦普尔顿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他开风气之先,第一个在全球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也是第一批在全球市场投资获得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很聪明地把其所管理的大部分基金都投在了加拿大和日本的股票市场上,因此他的基金股东们避开了1972~1974年美国股市的暴跌。不仅如此,他还是充分利用日本大牛市行情获得远远超过美国股市投资收益的成功投资者之一,在1966~1988年间日本道琼斯指数上涨了17倍,同期美国道琼斯指数只上涨了1倍。
克尔.普里斯在海涅过世后接管了共同股份基金,他继续坚持海涅一贯的投资策略,以50美分的价格购买了价值1美元的资产雄厚公司的股票,然后等待市场价格重新反映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他的投资业绩非常出色。
约翰.奈夫是一位投资于不再受投资者青睐的冷门股的最优秀的投资者,他经常敢于冒着巨大风险买入被市场抛弃的冷门股。
肯.黑博纳也同样敢于冒风险买入冷门股,也取得了骄人的投资业绩。
I:大部分基金经理人由于职位限制,只会在一定的股票名单中配股基金构成,他们追求的业绩相差无几,不要大风险,所以一般收益是很低的。只有极少数敢于买冷门股、外国股。
A2:冷门股、被低估的股票、外国股都要去关注,要重新思考学习如何选到有潜力的、真正在投资的基金经理人。
巴菲特则是所有投资者中最伟大的投资者,他和我所寻找的投资机会类型完全一样,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旦他找到了这样的机会,就会买下整个公司。
I:彼得.林奇和巴菲特一样,都以公司的价值为本去寻找投资机会。
A2:股票投资的是公司,而不是股票市场,要去学会如何分析公司;学会如何读报表,学会财务知识。相信巴菲特和林奇的方法,跟着成功过的人走。
在现行的体制下,只有在许多大型机构投资者都认为一只股票适合于购买,并且许多著名的华尔街分析师们(那些对各种行业和公司进行跟踪分析的证券研究人员)将其列入推荐购买的股票名单之后,一只股票才有可能真正地吸引投资者们的目光。由于如此之多的投资者都在等着别人迈出第一步才敢出手,因此如果有人竟然买入大家都没买的股票是非常令人吃惊的。
I:基金经理人其实大部分都是同样的一种人,他们看相同的报表评论,听相同的预测评估,也会选择相同的产品,随大流。
A2:等到所有基金经理人都开始关注那只股票时,早期最暴涨的投资机会早已经错过了,不要太相信所谓的专业的人士分析,大部分都是人云亦云,随大流的。关键要自己学习,自己分析公司股票的真正价值,不要跟随大众买进卖出。
1981年, The Limited公司已经开了400家专卖店,生意蒸蒸日上,而此时也仅有6位分析师对这家公司进行跟踪分析,这时距离吉莉姆发现这家公司的时间又已经过了7年。1983年当该股票涨到阶段性的高位9美元时,那些在1979年股价仅为50美分(根据股票分割进行股价调整)购买了该股票的长期投资者的投资已经上涨了18倍。
直到1985年 The Limit-ed公司的股票上涨到每股15美元时,大多数分析师才注意到这只大牛股并开始加入对这只股票大唱赞歌的队伍中。事实上,分析师们一个接一个竞相把这只股票列入推荐买入股票的名单,机构投资者也纷纷抢购这只股票,使股价一路狂涨到52.875美元—如此之高的股价已经远远脱离了公司的基本面。那时,已经有30多位分析师在对 The Limited公司的股票进行跟踪分析(37位分析师),其中很多分析师刚刚蜂拥着加入跟踪队伍却马上看到 The imited股价掉头下跌。
I:公司上市后,很多股票极低且无人关注,通常都是涨了十几倍甚至更多后,才慢慢被熟知,被推上高价,这个时候就该是寻找抽身的时机,而不是开始跟着投资!
A2:被熟知的股票很多都是已经吹过去的浪花了,再追逐可能才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不要跟涨买入,要选股,等待升值,这样才能赚钱。选股选股是最重要的。
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下跌时公司的基本面仍然良好,那么你最好是继续持有它,而比这更好的做法则是进一步买入更多的股票。
I:看公司的基本面决定持有买卖,不要由于涨跌就着急进出市场。
A2:学习公司的基本面分析。不要被短期的波动所干扰。不要根据什么K线图、心理预期走,应该排除心理因素。
我还可以再继续列举出更多华尔街滞后性的类似事例,但是我认为你们都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与上面所提到的表现优异的小公司很少有分析师跟踪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常情况下对IBM进行跟踪研究的证券公司分析师有56人之多,而对埃克森石油公司进行跟踪研究的分析师有44人之多。
I:小公司股票存在滞后性,所以也隐藏巨大的投资机会。大公司关注者多,但价位已高。
A2:关注小公司股票投资,先学习基本面分析,学习报表财务知识,必须会找到表现优异的小公司股票、被低估的股票,逢低买入并持有到涨值。大公司 的稳定但收益率低,在不景气时往往更有用。
华尔街上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如果你购买是IBM的股票而使客户资金遭受损失,那么你永远不会因此而丢掉你的饭碗。”如果你买了IBM的股票后它的股价下跌了你的客户和老板的问题是:“该死的IBM公司最近是怎么搞的?”但如果你买的是 La Quinta汽车旅馆公司的股票并且你买入后股价下跌了,他们就会这样问:“该死的你是怎么搞的?”
I:由于职业压力,大部分基金经理选择稳妥行事,不会去冒险选择有盈利机会但风险大的。
A2:基金经理人多为稳妥,所以一般收益是比较低的;除非选到优质的长期能增长的基金,所以对基金选择也得慎重,它也是有风险的。
这样做的结果就导致了一个奇特现象的出现:只有当小市值上市公司的股票从很便宜上涨到价格很高时,大型基金公司才能够被允许购买这些小公司的股票。
I:由于机构的一些规定,很多股票在低价是不被允许购买的。
A2:大牛股,隐藏的投资机会大多在这种尚未被发现的小公司股票里,学会这种股票投资,学会去寻找这类公司,并会分析估值。
能够取得如此出色的投资业绩,我必须感谢我寻找到的那些大牛股,包括七棵橡树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Taco Bell公司、PepBoys汽车配件公司以及所有那些快速成长型的企业、困境反转型企业和那些不再受投资者青睐的企业。我想要买入的股票恰恰是那些传统的基金经理人想要回避的股票。换句话说,我将继续尽可能像一个业余投资者那样思考选股。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业余投资者,顺其自然自由自在地进行投资思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像一个专业投资者那样思考投资。
更重要的是,业余投资者可能会在你家附近或者自己工作的地方附近寻找到绝佳的投资机会,而且业余投资者发现大牛股往往要早在证券分析师得到信息并把相关公司股票推荐给基金经理人的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之前。
I:业余投资者反而有优势,从生活从工作经历率先发现小公司股票,没必要像专业投资者那样思考。
A2:自己的判断不比专业的投资者差,不应该过度依赖投资者的分析,不要跟风跑,自己去学分析。业余投资者要先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见识优势来选股。
不过各位也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到,虽然6%和8%的年利率只有两个百分点的差异,但由于复利的巨大作用,经过三百多年的时间最终积累形成的财富相差29万亿美元以上。
I:复利的威力是巨大的,而根据72法则,越高的收益率30年下来的,翻番的机会越高,所以要早投资,也要注意高收益率。
A2:没有本金,投资收益率就至关重要了,6%的收益率还跑不过通货膨胀呢,不懂才是最大的风险,去学习如何看财务报表,基本面,先会分析牧呀APP是否安全合理,那么第一家分析的公司就是天种牧业公司了。复利需要时间来达到,所以本金积累要快,赶紧开始。
(2)
如果你从1978年开始就把钱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你肯定不会因此感到尴尬,因为投资倾向市场基金能够让你十分幸运地避开几次股票市场大跌行情。即使货币市场基金带给你的是最差的回报,你每年也会得到6%的利息收益,而且你的本金丝毫也没有损失。短期利率上涨到17%的那一年(1981年)股票市场下跌了5%,如果你当时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相对于投资股票就获得了22%的超额收益率。
I:在特定行情下,股票大跌,货币市场基金反而有超额收益率了。
A2:用数据、事实、细节说话,才能更加有说服力;要注意积累事实细节,能够准确说出来。
当道琼斯指数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大涨,从1986年9月29日的1775点上涨到1987年8月25日的2722点,在这个大牛市期间假设你一只股票也没有买过,那么你肯定会由于眼睁睁地错过这次一生难得一遇的绝佳投资机会而感到内心无比沮丧。经过一段股市狂涨之后,你甚至不好意思告诉你的朋友们,自己把所有的钱都投到货币市场基金上,而一股股票也没有买,因为你觉得承认自己错过大牛市,简直比承认在商店里偷过东西还让人感觉可耻。
I:没几年,股票又开始大涨,货币市场基金相对不行了。
但是等到后来股市大跌道琼斯指数又跌回到1738点的第二天早晨,你又会感到事实证明自己将全部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的策略绝对是有先见之明,你因此躲过了1987年10月19日股市大崩盘的惨重损失。由于股票价格下跌幅度如此惊人,因而整整一年间货币市场的表现都显著好于股市一货币市场的投资收益率是6.12%,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投资收益率则只有5.25%。
I:又没几年,股票又崩盘了,货币基金市场又是明智的选择。
A2:市场波动是难以预测,妄图每次都跟上是不切实际的。
唠唠叨叨这么长一大段话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财富不是永恒不变的,没有人能保证大公司不会变成小公司,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不容错过的蓝筹股。
即使是买对了正确的股票,但如果在错误的时间以错误的价格买入,也会损失惨重。看一下1972~1974年间股市大跌时发生的情况,那些股价过去一直比较稳定的股票也出现了大幅下跌,比如百时美公司( Bristol- Myers)的股票从9美元跌到4美元, Teledyne公司的股票从11美元跌到3美元,而麦当劳的股票则从15美元跌到4美元,这些公司可并非那种不值得信任的一夜之间就会跨台的烂公司呀!
在正确的时间购买了错误的股票所遭受的损失只会更加惨重。
I:大公司股票也得选择合适的时机购买,不存在安全的公司股票。
A2:买股票依赖与公司价值分析,被低估就买入,明显高估推崇的就撤出。不是买大公司的就安全,小公司的就危险。
我给我母亲买了一只“比较危险”的联合爱迪生公司( Consolidated Edison)的股票,结果这只股票上涨了6倍。对于一直持续关注追踪该家公司基本面情况的投资者来说,联合爱迪生公司股票的风险并没有那么大。能赚大钱的股票往往来自所谓的高风险类型的公司股票,但是与风险更加相关的是投资者,而不是公司的类型。
I:是投资者自身决定投资的风险性,要持续追踪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根据经营情况确定风险状况,这种所谓高风险的股票才能赚大钱。
A2:追踪公司的基本面情况,要努力学习如何分析,才能低风险高盈利,学习基本面分析先。
(3)
投资任何股票之前,投资者都应该首先问自己以下三个个人问题:
(1)我有一套房子吗?
(2)我未来需要用钱吗?
(3)我具备股票投资成功所必需的个人素质吗?
投资于股票是好是坏,更多的是取决于投资者对于以上这三个问题如何回答,这要比投资者在《华尔街日报》上读到的任何信息都更加重要。
I:先买房,房子99%是盈利的,是股票投资就不一定了;不要拿未来必须用的钱去炒股;要有耐心、理性。
A2:有条件合适的话,先买房或者是投资房地产,房子在股票之前考虑;买股票不要投资太多的钱,只能运用不对生活造成影响的那一部分。买房子可以先买小的再置换,不要买太贵的,好出售升值的。
房地产跟股票一样,长期持有一段时间的赚钱可能性最大。与股票经常频繁换手不同的是,房地产可能会被一个人长期持有,我认为平均持有年限是7年左右。与此相比,纽约股票交易所87%的股票每年都会换手一次。
I:房子持有时间长,而股票往往买卖太频繁。
A2:不要进出股票市场,频繁换股票,要集中选好股,等待升值。
要想取得股票投资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个人素质是要有能力在得到的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以及得到的信息不完全准确的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华尔街的事情几乎从来不会十分明朗或者说一旦事情明朗化时,再想要从中谋利已为时太晚,那种需要知道所有数据的科学思维方式在华尔街只会一再受挫。
I:必须在数据不全面下做决策才能盈利。
A2:不要完美主义,信息不全面是正常的,要敢于做决策。
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每当大多数的投资者强烈地预感到股价将会上涨或者经济将要好转时,却往往是正好相反的情况出现了。
在1972年年底股市即将大跌时,投资者的情绪却空前的乐观,只有15%的投资顾问认为熊市即将来临。在1974年股市开始反弹时,投资者的情绪却空前的低落,65%的投资顾问都担心最糟糕的情况即将发生。1977年,在市场将要转为下跌之前,时事通讯的撰稿人再一次表现出非常乐观的情绪,只有10%的人认为熊市将至。在1982年这次大牛市行情开始的时候,55%的投资顾问预测的是熊市行情,而就在1987年10月19日的大跌之前,80%的投资顾问却预测大牛市行情即将再次来临。
问题并不在于投资者以及他们的投资顾问长期以来一直非常愚蠢或者反应迟钝,而在于当他们得到信息时,原来的信息所反映的事实现在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当大量正面的金融消息慢慢传播开来广为渗透,以至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对未来短期内的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时,其实经济已经很快就遭受了严重打击。
I:由于信息的滞后性,投资者几乎从来不能预测到熊市牛市,往往事与愿违。
A2:不要过度关注股票市场的评论和分析,大众往往都是盲目盲从的。
投资的窍门不是要学会相信自己内心的感觉而是要约束自己不去理会内心的感觉。只要公司的基本面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就一直持有你手中的股票。
A2:关注基本面,以此决定是否持有。不要跟随心理的感受,要信任基本面的数据分析。
我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能够告诉我股市到底能上涨多少,或者仅仅能够告诉我股市是涨还是跌。股市所有重大的上涨和下跌总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让我十分吃惊。
I:股票市场预测不了。
A2:不要试图去寻找听信股票市场分析的消息,应该关注公司基本面分析的信息。
为历史重演做准备无济于事
1987年10月19日股市大跌后的第二天,人们开始担心市场将会再次崩溃。尽管市场已经崩溃过而我们也已经挺了过来(尽管我们事前没能预测到这种情况),现在我们却被股市崩盘可能再次重演吓呆了。那些因为恐惧而退出股市的人们想以此确保自己不会在下一次股市再次崩盘时再像上一次那样被市场愚弄,但是当市场出乎他们的意料根本没有再次崩盘却开始上涨时,他们再一次受到了市场的愚弄。
I:81年故事崩溃,87年大跌使人们以为会再次崩溃而抛售,结果行情上涨。
A2:不要试图用上一次的经验预估下一次的市场变化,股票是熊市还是牛市是难以甚至是不可预测的,不要因为这些东西蒙蔽自己,也不要太关注这些东西。
股市预测的鸡尾酒会理论
在股市上涨的第一个阶段一股市已经下跌了一段时间,以至于根本没有人预测股市会上涨,人们都不愿谈论股票。事实上,如果他们慢慢地走过来问我从事什么职业时听到我的回答是:“我管理着一家共同基金。”他们听完后会礼貌地点点头就走开了。即使他们没有走开,他们听了我的回答后也会很快把话题转到凯尔特球队的比赛、即将进行的大选,或者天气情况上面,很快他们就会转过头去和旁边的一位牙医谈起有关治疗牙斑的事情。
当10个人宁愿与牙医谈论有关治疗牙斑的事情而不愿与一个共同基金经理人谈论股票时,很有可能股市将要止跌反弹了。
在第二个阶段,在我回答我是一位共同基金经理人后,新认识的客人在我身边逗留的时间会长一些—可能长得足够告诉我股票市场的风险有多大—然后他们又去和牙医交谈了,在鸡尾酒会上谈得更多的仍然是牙斑而不是股票。从第一个阶段开始到第二个阶段股市已经上涨了15%,但是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在第三个阶段,随着股市从第一阶段至此已经上涨了30%,一大群兴致勃勃的人整晚都围在我的身边,根本不理会牙医的存在。一个又一个热情的客人把我拉到一旁问我应该买哪只股票,甚至连牙医也会这样问我。酒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把钱投在了某一只股票上,他们都在谈论股市未来走势将会如何。
在第四个阶段,他们再一次簇拥到我的周围,但是这一次是他们告诉我应该买哪些股票,甚至是牙医也会向我推荐三五只股票。过了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有关那位牙医向我推荐的股票的评论,并且它们的股价都已经上涨了。当邻居们告诉我该买哪只股票,而且后来股价上涨后我非常后悔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时,这是一个股市已经上涨到了最高点而将要下跌的准确信号。
对于我的这个鸡尾酒会理论,你可以随意参考,但是不要指望我会拿这个鸡尾酒会理论打赌。我根本不相信能够预测市场,我只相信购买卓越公司的股票,特别是那些被低估而且(或者)没有得到市场正确认识的卓越公司的股票是唯一投资成功之道。
I:鸡尾酒理论认为,开始上涨时无人关注;然后继续涨时,大众会认为风险太大;直到涨到30%,大众开始趋之若鹜,竞相讨论;最后,大众开始疯狂购买研究,这意味着马上就要到了至高点了。但是彼得.林奇认为不存在能够预测市场,唯一的投资方法还是正确认识公司个i的股票。
A2:基本面、财务报表,公司的价值分析时是唯一的投资成功之道。
如果你事先知道佛罗里达的房地产市场将会一片繁荣,你从相关上市公司中选择了 Radice公司的股票,那么你的这笔投资将会亏损掉95%。如果你事先知道计算机行业将会繁荣起来,并且在未做任何研究的情况下选择了Fortune System公司,你将会眼睁睁地看着它的股价从1983年的22美元下跌到1984年的1.875美元。即使你事先知道20世纪80年代初期航空公司的前景非常看好而投资于人民航空公司( People Express)或者泛美航空公司的股票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呢?人民航空公司突然倒闭,泛美航空公司由于管理不善使股价从1983年的每股9美元下跌到了1984年的每股4美。
一个又一个案例表明,即使正确预测市场走势却选错了股票仍然会让你亏损掉一半的投资。
I:即使假设你能正确预测走势,但是不会基本面分析,不会选股,还是会失败。
A2:预测市场的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会分析公司,记住,股票投资的是公司,而不是股票市场,不是好的行业里的股票就能上涨的;相反不增长的行业,可能隐藏巨额回报的投资机会,关键还是公司本身。
(4)
寻找10倍股
寻找10倍股的最佳地方就是从你家附近开始,在那里找不到,就到大型购物中心去找,特别是到工作的地方去找。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很多10倍股,例如 Dunkin, Donuts甜甜圈公司、 The Limited、斯巴鲁、 Dreyfus、麦当劳、 T ambrands以及 Pep Boys汽车配件公司,第一批发现这些公司经营非常成功的投资者遍布全美国各个地方,新英格兰的那位消防员、肯德基公司在俄亥俄州第一家连锁店的消费者、那些蜂拥冲进Pic誑ave公司的顾客们,这些业余投资者们早在华尔街得到最初的信息之前就有机会对自己说:“这家公司太棒了,我是不是买入它的股票呢?”
一般来说,投资者一年中会有两三次碰上很有希望获得成功的投资机会,有时机会可能更多。 Pep Boys汽车配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员工、律师、会计师、供货商、广告公司、广告牌制作商、新店的建筑承包商,甚至是拖地板的清洁工肯定都看到了 Pep Boys公司经营上的成功,数以干计的潜在投资者已经得到了这个股票投资“消息”,这还不包括那些规模更为庞大的数以万计的顾客们。
同时, Pep Boys的员工购买保险时可能已经注意到保险的价格正在上升,这是一个保险行业将要好转的良好信号,也许应该考虑投资那些提供保险服务的公司的股票,或者PepBoys新的汽车修理店的建筑承包商注意到水泥的价格持续走稳,这对水泥供应厂商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
在零售和批发的整个商业链上从事制造、销售、清洁、分析的人员都会碰到很多选择股票的好机会。在我本人所从事的共同基金行业中,销售人员、员工、秘书、分析师、会计、电话接线生以及电脑安装人员,所有这些人几乎都不会忽视20世纪80年代初期共同基金行业大繁荣,而正是这次基金行业大繁荣使得共同基金公司的股票狂涨了很多倍。
I: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会最先发现自身身边经营良好的起步公司,这就是绝佳的投资机会,
A2:在平常的生活中观察、寻找思考这种公司股票。
没有经过大肆的宣传,这家业务十分平凡的公司的股票最初以每股6美分(根据股票分割进行股价调整)的价格公开上市,现在的股价已经上涨到每股40美元,这是一只长期持有上涨600倍的超级大牛股。在1987年10月股市大跌之前,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一度上涨到了每股54美元,其账上的现金是负债的2倍,而且没有迹象表明它的增长速度会放缓下来。
作为自动数据处理公司客户的180000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肯定都知道这家公司经营得十分成功。
I:在公司工作、合作的人最先容易发现经营成功,但是不被熟知的公司。
A2:多结交朋友,多了解各公司。
对病人来说最好的药品是那种能够一次治愈药到病除的良药,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好的药品则是那种病人需要不断地购买服用的常用药。用药的病人和开药的医生在华尔街的专家之前很久就已经知道了这家十分成功的制药公司。
1974~1976年,该药进行临床试验期间,美国史克必成制药公司的股价从每股4美元缓缓上涨到了每股7美元,1977年当政府批准泰胃美可以正式上市销售时,股价为每股11美元,从此以后,它的股价一路狂涨到72美元。
I:病人和医生最先知道什么药品好,从而可能带动股票上涨,
A2:从自己身边观察去选股,成功的投资都隐藏在身边感受到的机会中。
要判断一只股票会不会上涨并没有必要完全了解公司的所有情况,但投资者应该明白非常重要的两点:(1)一般来说,石油专家比医生在买卖 Schlumberger石油服务公司的石油股上更具有优势;(2)一般来说,医生在投资医药股上要比石油专家的优势大得多。一个在某一行业拥有优势的人,总是比没有优势的人,在这一行业进行股票投资的胜算更大,一毕竟在行业上没有优势的人,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一行业发生重大变化的人。
那些石油公司的员工因为经纪人的建议而购买了美国史克必成制药公司的股票,根本没有发现溃疡病人已经不再服用泰胃美而是选择了其竞争对手的药,直到这些不利的消息已经完全“提前反映”在股票价格上,导致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了40%,这时他才最后一个明白。
I:做自己身边的、行业的投资更容易成功,因为有最新动态信息。
A2:从自己身边的行业选股投资。
专业优势特别有助于确定是否买入那些业务已经恢复过来一段时间的公司,尤其是那些处于所谓的周期性行业中的公司的股票。
I:因为身处行业,才更容易把握周期性行业的股票,比如钢铁什么的。
A2:多结交各行各业的朋友,信息就是金钱,只有从事该行业的人,能较快感知重要的信号,选择自己知道的行业去选股投资。先研究互联网+畜牧业的情况。
如果你自己开了一家固特异轮胎专卖店,经过连续三年销售不景气后,你突然发现客户新的订单应接不暇,这就给了你一个固特异公司业绩将要上涨的强烈信号。你已经知道固特异公司的新型高性能轮胎是最好的轮胎,你就应该给经纪人打电话询问固特异公司最新的基本面情况,而不是等经纪人打电话来告诉你有关你根本不太了解的王安电脑公司( Wang Lab- oratories)的情况。
所有在制造行业链条中制造和销售产品的人们都会碰到过许许多多选择到好公司股票的机会。华尔街痴迷地追踪着汽车行业,但是在大多数其他行业,在基层工作的草根观察人士能够比专职的金融分析师提前6~12个月的时间发现这些行业经营突然好转的信息,因此业余投资者就拥有了相对领先的优势,能够早于专业投资者预测到这些行业上市公司盈利好转。
在选股时无论利用在某一行业工作的优势还是作为消费者亲身体验的优势,你都可以发展你自己特有的一套选股系统,而这种系统完全独立于华尔街常规选股渠道之外,如果你依赖华尔街投资专家的推荐来选股,那么你总是要比专业投资者晚得多才能得到重要的投资信息。
I:利用亲身的经历和感知,选股更及时。
A2:不依赖大的分析家,从我身边的牧芽开始研究。
每一次我看到 Dreyfus公司的股票走势图,它都会提醒我牢记我一直在告诉别人的投资建议:购买自己所了解的公司股票。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再让自己熟悉的行业中的大牛股的投资机会从我们眼皮底下白白溜走,我自己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了。1987年市场大跌再一次给了我投资 Dreyfus基金公司股票的机会,我这次牢牢地抓住了
I:抓住自己了解的公司股票,不能让自己行业中的大牛股的机会白白流失。
A2:首先自己行业的投资机会一定要抓住!!
(5)
这种产品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有多大
你还记得我曾说过Lggs是20世纪70年代两个最赚钱的新产品之一,另一个最赚钱的产品就是帮宝适牌纸尿裤( Pampers)。一个婴儿的任何一位亲戚朋友都会发现帮宝适牌纸尿裤多么受欢迎,一看包装盒就会知道帮宝适牌纸尿裤的生产厂商是宝洁公司。
但是,是不是仅仅根据帮宝适牌纸尿裤大受欢迎这一点,你就应该马上去买宝洁公司的股票?如果你进一步研究宝洁公司的情况,就不会如此冲动了。用五分钟的时间,你就会发现宝洁公司是一家规模非常庞大的公司,帮宝适牌纸尿裤的销售收入仅占整个公司销售收入的一小部分。帮宝适牌纸尿裤的成功的确对宝洁公司整体的净利润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对宝洁公司整体的影响程度远远不及Lggs连裤袜对 Hanes这样的小型公司的影响程度那么大。
I:虽然产品畅销,如果份额小,对公司的股票影响不大,不值得投资。
A2:注意身边赚钱的新产品,研究是哪个公司生产的,份额多少,是否值得投资。
对于通用电气来说,除非它把整个世界都收购下来,否则真的没有什么其他办法能够让它快速增长了。只有公司快速增长才能推动股价上涨,所以当 La Quinta的股价快速上涨时通用电气的股票只是缓慢上涨就不足为奇了。
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购买小公司的股票可以获得更好的回报。
I:大公司体量大,投资回报率低。
A2:想赚钱还是多研究小公司的、新产品。
(6)
6种类型公司股票
一旦我确定了某一特定行业中的一家公司相对于同行其他公司而言规模是大是小之后,接下来我就要确定这家公司属于6种公司基本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隐蔽资产型以及困境反转型。
I:先划分为6种。
A2:按这6种划分,不同的股票,策略不一样。
你之所以选择购买稳定增长型公司的股票是因为你考虑的是从这种类型的股票上赚取利润要比 Shoney調或者SCl这种快速增长型的股票更加稳定可靠。通常情况下,在我购买了稳定增长型股票后,如果它的股价上涨到30%~50%,我就会把它们卖掉,然后再选择那些相似的价格还没有上涨的稳定增长型股票反复进行操作。
I:稳定增长型是为了安全考虑,不要指望之类公司股票带来什么收益。
A2:先分析是哪种,稳定型的要及时抛卖出去。
我总是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保留一些稳定增长型公司的股票,因为在经济衰退或者经济低迷时期这类股票总能为我的投资组合提供很好的保护作用。你会看到1981~1982年间,当整个国家的经济看起来即将崩溃并且股票市场随之也将崩溃时,百时美的股价表现却明显不同于整个股市,反而继续稳步上涨(见图7-4)。
百时美公司的收入在20年里只有过一个季度的下降,而 Kellogg的收入在30年中没有一个季度下降过。 Kelloggi能从经济衰退中挺过来一点儿也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不管经济状况有多么糟糕,人们还得吃玉米片。
I:经济衰退时,稳定型不会破产,投资保护性强。
A2:学会识别这类股票。
快速增长型公司股票
快速增长型公司是我最喜欢的股票类型之一:规模小、新成立不久、成长性强、年平均增长率为20%~25%。如果你能够明智地选择,你就会从中发现能够上涨10~40倍甚至200倍的大牛股。对于规模小的投资组合,你只需寻找到一两只这类股票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你的投资组合的整体业绩水平。
快速增长型公司并不一定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事实上我更钟爱不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的。在缓慢增长型行业中,快速增长型公司只需一个能够让其不断增长的市场空间照样能够快速增长。啤酒行业是一个增长缓慢的行业,但是通过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以及吸引饮用竞争对手品牌啤酒的客户转向它们的产品, Anheuser- Buschl已经成为一家快速增长型公司。酒店行业的年增长率仅为2%,但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公司在过去10年间通过不断抢占该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0%。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快餐业的 Taco Bell公司、百货业的沃尔玛公司以及服装零售业的 The Gap公司上。这些暴发性成长的公司掌握了迅速成长的经验。
I:快速增长型才收益高,关键是成长性得好,而且不一定在快速增长的行业里。
A2:最要会识别的就是这种股票!!
汽车和航空公司、轮胎公司、钢铁公司以及化学公司都是周期型公司,甚至国防工业公司的行为也像周期型公司,因为它们的盈利随着各届政府政策的变化而相应上升与下降。
走出经济衰退,进入生机勃勃的经济繁荣阶段,周期型公司的业务一派兴旺,其股价的上涨要比稳定增长型公司快得多。这不难理解,因为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更多地购买新的汽车、更多地乘飞机旅行,相应引发对钢铁、化工等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长。但是当经济开始衰退时,周期型公司就会饱受痛苦,其股东的钱包也会严重缩水。
周期型公司股票是所有股票类型中最容易被误解的股票,这正是最容易让那些不够谨慎的投资者轻率投资于误认为十分安全的股票类型。因为主要的周期型公司都是些大型的著名公司,因此很自然地容易被投资者将其与那些值得信赖的稳定增长型公司混为一谈。
时机选择是投资周期型公司股票的关键,你必须能够发现公司业务衰退或者繁荣的早期迹象。如果你在与钢铁、铝业、航空、汽车等有关的行业中工作,那么你已经具备了投资周期型公司股票的特殊优势,与其他任何类型的股票投资相比,这种特殊优势在周期型股票投资中尤其重要。
I:周期型股票关键是时间点的选择,从事这类行业的占据优势。
A2:学会识别,挑出这种类型的股票,结交相关的人士。
困境反转型公司股票
还有一种“问题没有我们预料的那么严重”,例如三哩这家电厂发生的核事故并不像人们最初想象得那么严重,而当公司遇到的灾难比最初预料的小得多时往往会蕴藏着重大的投资机会。
通用公共事业公司重新启用被关闭的核反应堆对于该公司的股票来说是一个利好的买入信号,其他电力公司同意分担治理三哩岛核污染的成本则是另一个更加利好的买入信号。从三哩岛的形势完全平稳下来到所有这些利好消息的出现为你提供了长达7年的低价买入机会。1980年这只股票跌到3.375美元的低价位,但是你在1985年下半年仍可以每股15美元的价格买入,然后一直看着它在1988年10月上涨到38美元。
I:情况没有报道的想的那么糟的时候,隐含机会。
A2:对于发生事故暴跌的股票,可以冷静分析追踪事态,待最低点买入,只要不严重,恢复就有大回报。
还有一种“破产母公司中含有经营良好的子公司”类型的困境反转型公司
I:子公司独立成为大牛股。
A2:困境型比较难,种类也多,有“不扶持 后果自负型”,有“重组型”,关键是分析到底能不能恢复,持续追踪,持有时间也得较长。
我曾经参观过一家名叫 Alico的普普通通的佛罗里达州小型养牛公司,它距离佛罗里达州南部大沼泽地的拉贝尔镇不远。我所看到的不过是一些矮矮的从生松和小棕榈灌木林、一群在牧场上吃草的牛和二十来个假装卖力工作的员工。这种景象并不让人感到兴奋,直到你计算出能以每股低于20美元的价格购买 Alico的股票,并且10年后仅仅这块土地本身的价值就高达每股200多美元。
I:养牛公司隐藏着土地资产,仅仅是土地价值10年就能翻到股价 的10倍。
A2:土地是巨大的隐藏资产,如果能发现某些公司具有巨大的隐形资产,包括厂房、土地、债券、网络系统等等,几乎就是稳赚的。
事实上佩恩中央铁路公司可能是最佳隐蔽资产型公司。这家公司什么类型的隐蔽资产都有:抵扣所得税的巨额亏损、现金、佛罗里达州大量的土地、其他地方的土地、西弗吉尼亚的煤矿、曼哈顿的航空权。任何一个与佩恩中央铁路公司打过交道的人可能都会发现这家公司的股票非常值得购买,这只股票后来上涨了8倍。
I:即使是几近破产的公司,也可能隐藏巨大的资产。
A2:资产隐形型可遇不可求。资现在还包括用户等隐形资产。
15年前,对于购买有线电视特许经营权的公司来说,每一个用户的价值相当于200美元,10年前即过了5年之后上升为400美元,5年前即过了10年之后上升为1000美元,而现在每一个用户的价值竟高达2200美元。
I:随着用户使用的增多,更有价值,也是一种隐蔽资产。
A2:比如现在的腾讯等,巨大的用户群体就是最大的隐蔽资产。
投资隐蔽资产型公司的机会随处可见,当然,要抓住这种机会需要对拥有隐蔽资产的公司有着实际的了解,而一旦清楚了解了公司隐蔽资产的真正价值,所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
(7)
迪士尼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属于过各种主要的公司类型:数年前它属于快速增长型公司,然后随着规模和财务实力的日益庞大变成了一家稳定增长型公司,随后过了一段时间它又成了一家隐蔽资产型公司,拥有价值非凡的房地产、电影以及动画片等隐蔽资产,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它的经营陷入衰退之中时,可以把它作为一家困境反转型公司股票趁机低价买入。
I:每家公司不同时期属于不同类型的公司股票。
A2:对股票先分6类,不同时期,即使同一家公司分类大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必须先会分类。
你寻找的到底是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困境反转型、周期型或者隐蔽资产型公司中的哪一种类型股票呢?
把你的投资策略建立在一些普遍流传的陈词滥调上绝对是非常愚蠢的,这些陈词滥调包括:“当你的投资翻番时就卖出股票”“持有期满两年后就卖出股票”,或者“当股价下跌10%时马上卖掉股票止损”,等等。绝对不可能找到一个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股票的投资法则。
你必须对不同类型股票进行区别对待,就像宝洁公司与伯利恒钢铁公司的股票类型完全不同,数字设备公司与 Alicos公司的股票类型也完全不同。除非一家公用事业公司是困境反转型公司,否则持有它的股票并且指望它的股价表现能像莫里斯公司( Philip Morrs)一样出色是没有意义的。当你所购买的是一家有潜力发展成为另一个沃尔玛的年轻公司的股票,这家快速增长型公司有机会给你带来10倍的高回报,而你却把这家新公司当做稳定增长型公司并且仅仅为了兑现50%的回报就卖掉这只股票是十分愚蠢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当 Ralston Purina的股价已经翻了一番并且公司基本面看起来已经不再那么令人激动时,如果你还指望这只股票再次翻番而继续持有,那你肯定是疯了。如果你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了百时美公司的股票,那么你完全可以将它压在箱底,然后抛之脑后20年都可以不管不问,但是对于得克萨斯航空公司( T exas Air)的股票你可不能这样长期持有不管不问。对于不够稳定可靠的周期型公司股票在经济衰退期你可千万不能像对稳定增长型公司股票那样放心得不管不问。
I:不要按陈词滥调的说法来投资股票,要分析公司的股票,弄明白是哪一种类型的,不同类型的不能指望同一种策略。
A2:坚持公司的基本面分析,首先弄分清是哪种类型的。
(8)
公司业务越简单易懂我就越喜欢。当有人说:“这样的公司连傻瓜都能经营管理”时,这反而让我更加喜欢这家公司,因为或早或晚都有可能将会是一个傻瓜来经营管理这家公司。
I:林奇更喜欢业务简单的公司。
A2:选择业务简单好明白的公司,即使是处理油污、处理账单的单一业务,只要收益率高就行了。也说明可以从事业务简单的行业。
公司名字听起来枯燥乏味,甚至听起来很可笑则更好
完美的股票应该属于完美的公司,完美的公司经营的必定是很简单的业务,这种很简单的业务应该有一个听起来枯燥乏味的名字,名字起得越枯燥乏味,公司就越完美,自动数据处理公司( 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I:林奇认为选择枯燥乏味甚至可笑的公司名字更好。
A2:对枯燥乏味甚至可笑的公司名字多关注。
在鸡尾酒会上冲口说出自己拥有 Pep Boys公司的股票,根本不会引起几个人的注意,但是即使悄声细语地说国际基因组合公司( Gene Splice International),肯定会让所有的人都侧耳细听,尽管此时国际基因组合公司的股价可能正在下跌,而Pep Boys- Manny,Moe,Jack的股价却在不断上涨。如果你能够及早发现这类公司的投资机会,那么仅仅因其公司名字枯燥乏味或者荒唐可笑就会让你的买入价格便宜好几美元,这正是我总是寻找 Pep Boys、鲍勃;埃文斯农场、联合石头( Consolidated Rock)这类名字枯燥乏味的公司股票的原因。糟糕的是当联合石头公司大获成功时,它却把公司的名字改成了 Conrock,后来又改成了比较时髦的Cal-mat,当这家公司叫联合石头的那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没有人注意到它。
I:荒唐可笑的比较乏味的公司名字不容易引起重视,反而有助于低价购买。
A2: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尤其业务简单、名字乏味的。
公司业务枯燥乏味
当一家公司不仅名字枯燥乏味,而且经营的业务也枯燥乏味时,我却会感到非常兴奋。瓶盖瓶塞封口公司生产制造罐头盒和瓶盖,还有比这更枯燥乏味的业务吗?在《时代》杂志我已经提到过七棵橡树公司,这家公司的业务是处理顾客购物时交给超级市场的优惠券,这是另一只肯定让你瞠目结舌的神奇大牛股,它的股票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每股4美元涨到了每股33美元。
一家业务枯燥乏味的公司与一家名字枯燥乏味的公司对投资者来说几乎一样好,而当一家公司业务和名称都枯燥乏味时那就是最好不过了。业务和名称都枯燥乏味的公司保证能够避开华尔街那些所谓专业投资者们的关注,直到最后他们才发现各种利好消息,这才促使他们买入这种类型公司的股票,从而进一步推升股价。如果一家公司盈利水平很高,资产负债表稳健,从事的业务枯燥乏味,那么你就会有充足的时间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该公司股票,那么当它变成投资者争相追捧的投资对象并且价格又被高估时,你就可以把它转手卖给那些喜欢追风的投资者们。
I:公司名字业务都枯燥,但是经营良好的是个大投资机会。
A2:寻找看看这种业务、名字都枯燥单一的公司。再分析他们的基本面。
公司业务令人厌恶
比只是业务枯燥乏味的公司股票更好的是业务既枯燥乏味又令人厌恶的公司股票。
Safety- Kleen并没有将自己的业务只停留在清洗汽车零件的油污上,后来它又将业务范围扩大到清除饭店厨具上的油污以及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油污上。哪位证券分析师会愿意撰写这种公司的研究报告呢?哪个投资组合管理人员愿意把 Safety- Kleer的股票列入买入名单呢?这样做的证券分析师和投资管理人员确实不多,而这恰恰是 Safety- Kleen股票的可爱之处。这家公司跟自动数据处理公司一样,盈利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每个季度公司利润都在增长,股价也相应不断上涨。
I:处理油污的,丧葬行业的,业务令人厌恶,但股价上升很多。
A2:遇到这种股票的,冷静分析,而不是厌恶抵触。垃圾处理、油污等等,可能隐藏100倍的大牛股。
公司从母公司分拆出来
公司的分公司或部分业务分拆上市变成独立自由的经济实体,例如 Safety- Kleen公司从芝加哥生牛皮公司分拆出来以及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从州际百货公司分拆出来,经常会给投资者带来回报惊人的投资机会。
大型的母公司根本不愿意看到分拆上市后的子公司陷入困境,因为这样可能会对这家子公司产生非常不利的公众影响,反过来又会使母公司受到非常不利的公众影响。因此,分拆出去的子公司通常具备十分良好的资产负债表为今后能够成功地独立运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一旦这些子公司从母公司中独立出来,它的管理人员就能够自由地大展手脚,他们能够进一步削减成本,采用富有创造性的改革措施来提高短期和长期盈利水平。
I:分拆出去的子公司的回报率也高。
A2:留意分拆出来的子公司。
分拆上市公司对于业余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寻找大牛股的风水宝地,特别是近期的兼并和收购浪潮更是造就了大量的投资机会。成为恶意收购对象的公司为击退恶意收购者通常会把子公司卖掉或者分拆出去,这时分拆出来的子公司的股票本身也和母公司的股票一样能够公开上市交易。当一家公司被收购时,它的部分业务通常被出售变现,这样它们也变成了投资者能够投资的独立公司。如果你听说某公司进行了分拆,或者如果你分配到一些新独立出来的子公司的股票,你应该马上研究一下是否应该再多买一些这种股票。分拆完成一两个月后,你可以查看一下新公司的管理人员和董事这些内部人士中是否有人在大量购买自家公司的股票,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就表明他们对新公司有信心。
I:分拆是寻找大牛股的地方。
A2:听到分公司上市的信息,就要留心观察。
机构没有持股,分析师不追踪
如果你找到了一只机构投资者持股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持股的股票,你就找到了一只有可能赚大钱的潜力股。如果你找到一家公司,既没有一个股票分析师拜访过这家公司,也没有一个股票分析师说自己十分了解这家公司,你赚钱的机会就又大了一倍。当一家上市公司告诉我上一次股票分析师来公司的时间是三年前时,我几乎不能掩饰自己内心的狂喜。这种情况频繁发生在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以及保险公司上,这是因为这类公司有好几千家之多,而华尔街却只追踪关注其中的50~100家公司。
I:没人关注的反而有赚钱机会。
A2:没有机构持股,没有分析师分析的股票反而有潜力,,尤其是保险公司等。所以要靠自己分析,大部分都知道的时候,已经错过了红利期。
我也十分青睐于那些曾风光无限后来又被专业投资者打入冷宫的股票,例如股价跌入低谷时被机构投资者抛售的克莱斯勒和埃克森石油公司的股票,其实这两只股票此时正处于大反弹的前夕。
I:冷门股,大反弹的回报大
A2:不要跟风,大机构都抛售的时候i,可能是反弹的前夕。
公司业务让人感到有些压抑
你可以亲眼看到公司经营红火,收益一直持续增长,公司快速增长却几乎没有负债,并且华尔街对这只股票根本不予理睬。直到1986年才开始有一大批的机构投资者追捧SIC的股票,现在机构投资者持有的SIC的股份已经超过了总股本的50%以上,越来越多的分析师开始追踪研究这家公司。正如我预料到的那样,等到SIC公司股票受到华尔街充分关注时它已经上涨了20倍,但是自从成为人人热捧的明星股之后,它的市场表现却开始远远落后于大盘。
I:SIC多年来生意红火,经营好,持续多年才有机构投资者关注。
A2:最完美的投资机会是这种,没有专业投资者关注、没有大机构关注,但是经营非常好,增长倍数会非常高。
公司处于一个零增长行业中
很多投资者热衷于投资高增长行业,这里总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但我却并非如此。相反我热衷于投资低速增长行业,例如塑料小刀和叉子行业,我更喜欢的是比低增长行业增长率更低的零增长行业,比如殡葬服务业,往往在这种零增长行业中可以寻找到最赚钱的大牛股。
投资高增长行业没有什么刺激之处,除了看到这个行业的股票大跌以外。20世纪50年代的地毯行业、60年代的电子行业以及80年代的电脑行业都是令人激动的高增长行业,但是这些行业中的无数大公司和中小公司都没能保持长盛不衰,这是因为对于一个热门行业中的每一种产品来说,都会有1000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生在琢磨如何在中国台湾地区更便宜地生产制造出相同的产品。
在增长率为零的行业,特别是让人厌烦和压抑的行业中,你根本不用担心竞争的问题。你不必整天提心吊胆地防备着周围潜在的竞争对手,因为根本没有其他公司会对这样一个零增长行业感兴趣。这样—来就给了你更大的回旋余地来继续保持增长以及扩大市场份额,就像丧葬业中的SCI公司那样。
I:高增长行业的利润虽然增长快,但是由于模仿效应,一旦新产品上市,就会出现很多类似的产品,然后股价会开始下跌;倒不如零增长的行业,无论如何,还是能保持一定的用户基础,不用担心消失。
A2:不要扎堆高增长行业,在零增长行业也是可以找到快速增长的公司的。
公司有一个利基
无疑,拥有石料场要比拥有珠宝行更加安全。如果你处在珠宝行业中,就要不断地同本地、全国甚至是国外的珠宝商竞争,因为那些外出度假的人们可以从世界各地购买珠宝并把它们带回国。但是如果你已经拥有了布鲁克林地区的唯一一家石料加工场,那么事实上你已经获得了这个地区石料市场的垄断权,由于石料场并非热门行业而没有什么新的竞争对手加入而形成了一种额外保护。
I:像石料厂,天然的由于运输费用高昂的原因,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形成垄断地位,这种股票比处于激烈竞争行业中的更好。
A2:比较公司有无一个利基,冷门行业可能更有好处。
我总在寻找这种拥有利基的公司。一个完美的公司必须拥有一个利基。
巴菲特他是最早看到那些主宰全国主要地区市场的报纸和电视台的巨大投资价值的人士之一,他从《华盛顿邮报》开始投资了很多传媒业股票。我的想法和他基本上完全一样,我尽可能多地买入了联合出版公司的股票,这家出版公司拥有《波士顿环球报》,既然《波士顿环球报》在波士顿地区拥有90%以上的印刷广告收入,怎么可能会亏损呢?
医药公司和化学公司也都有自己的利基一其他公司不能仿制生产与它们完全相同的专利产品。
I:寻找有利基的公司,就是垄断地位的。
A2:一个完美的公司必须有一个利基,要能找到利基再投资。
人们要不断购买公司的产品
我宁愿购买生产药品、软饮料、剃须刀片或者香烟的公司的股票,也不愿购买生产玩具的公司的股票。在玩具行业中,也许某家厂商能够设计出一个每个孩子都想要的奇妙无比的玩具,但是每个孩子也只会买一个,8个月后这个玩具就会被从货架上拿下来让位给另一个孩子们都想要的新玩具,而这件新玩具却是另一家厂商生产的。
当周围有如此多稳定行业的股票可供选择时,为什么非得要冒险购买那些易变行业的股票呢?
I:选择不断有购买行为的行业,这样才稳定,比如奶粉。
A2:有需要不断购买的产品的公司股票更好,对比时要注意。
公司是高技术产品的用户
与其购买那些要在无休无止的价格战中苦苦挣扎求生的电脑公司的股票,为什么不购买那些由于电脑价格大战能够用更低的成本购买电脑而提高盈利的公司的股票呢?比如自动数据处理公司。随着电脑的价格下降得越来越低,大量使用电脑的自动数据处理公司的数据处理成本也下降得越来越低,因此它的盈利也越来越高。向一家生产自动扫描仪的公司投资,还不如向一家安装扫描仪的超级市场投资。如果一台扫描仪能帮助一家超级市场降低3%的成本,那么仅此一项就会让超级市场的利润翻番。
I:一种高科技产品出现的时候,很多家厂商都在争夺市场,难以定夺;但是使用这种高科技产品的公司,由于成本降低或者效率提高,会变的更好,所以不如投资使用产品的公司。
A2:高科技产品,要看到背后使用的公司,试着研究投资使用高科技产品的公司,而不是盯着生产的几个公司。
公司内部人士在买入自家公司的股票
没有什么样的秘密消息能比一家公司内部人士正在买入自家公司的股票更能表明一只股票的投资成功可能性了。
从长期来看,内部人士买入股票的公司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当公司管理层持有公司股票时,那么如何更好地回报股东就成了管理层最优先考虑的事情。
那些拿着上百万年薪的公司CEO或者总裁买入几干股自家公司的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信号,如果连级别低的员工们也在增加购买自家公司的股票时,那么这种值得投资的信号就更加明显了。
这也正是为什么我更喜欢7位副总裁各自买入了1000股自家公司股票的公司,而不是只有总裁一个人买入了5000股自家公司股票的公司。如果某家公司的股票在自家公司内部人士购买后价格进一步下跌,那么你就有机会以比公司内部人士更低的价格买下该公司股票,这当然对你更加有利。
要追踪了解公司内部人士对自家公司股票的购买情况非常容易。每当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者董事要买卖自家公司的股票时,他就必须填写“表格4”进行申报,然后把表格送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告自己买卖自家公司股票的情况。一些时事通讯,包括《维克内部人士周刊》《内部人士报道》以及《内部人士》都会对内部人士购买自家公司股票的申报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巴伦》、《华尔街日报》以及《投资者日报》)也刊登相关信息。很多地方性的商业报纸报道本地公司的内部人士股票交易情况,我知道《波士顿商报》( Boston Bussiness Journal)就设有这样一个专栏。你的经纪人也能够提供这样的消息,或者你会发现本地的图书馆订阅了刊登相关信息的杂志。
公司内部人士卖出自家公司的股票通常没有什么意义,因而对此做出反应就会很愚蠢。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从3美元涨到了12美元,并且有9位该公司管理人员都在卖出股票,我就会对此加以关注,特别是当他们卖掉自己持有的大部分股票时。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内部人士出售自家公司的股票并不是公司遇到麻烦时会自动出现的一个信号。有很多理由会导致公司管理人员卖出自家公司的股票,可能是由于他们需要现金来为自己的小孩支付学费,或者要买一幢新公寓,或者为了还债,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决定要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以使投资组合多元化。但是公司内部人士购买自家公司的股票只有一个原因:他们认为股票的价格被低估了,他们相信最终股价肯定将会上涨。
I:从各种报道、股票经纪人那里可以知道公司内部人员购买股票的消息,内部人员购买通常说明股价将会上涨。但是卖出不意味着什么,不要过度紧张。
A2:寻找哪里有报道内部人员购买自己公司股票的信息。
公司在回购股票
回购股票是一家公司回报股东的最简单也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一家公司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为什么不可以像公司股东那样投资于自家公司的股票呢?在1987年10月20日股市大崩盘时许多公司股价暴跌,有些公司宣布大量回购股票,这在当时市场极度恐慌的时候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从长期来看,这些回购股票的行动对投资者有百利而无一害。
当股票被公司回购之后,这些股票就不再流通,因此该公司流通股份总数就相应减少。这首先会对提高每股收益产生奇妙的影响,每股收益的提高反过来又会对股价产生奇妙的影响。如果一家公司回购了自己一半的股份,而且总收益保持不变,那么每股收益就会增长一倍,而很少有公司能够通过削减成本或者销售更多新产品让每股收益同样增长一倍。
I;敢回购股票,说明自家经营非常不错。
A2:寻找哪些公司在回购股票。
从来没有一位纽约或者波士顿的分析师去拜访过 Cajun清洁剂公司,机构投资者也从来没有购买过一股这家公司的股票。如果在鸡尾酒会上提到 Cajun清洁剂公司你的听众们很快就会四散而去,只留下你一个人自言自语了,那些人一听说 Cajun清洁剂公司的名字就会觉到非常可笑。
Cajun清洁剂公司的市场迅速扩张,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销售业绩。公司的销售收入将会进一步加速增长,因为公司刚刚获得了一种新型凝胶清洁剂专利,这种新型清洁剂能够清除衣服、家具、地毯、浴室瓷砖甚至铝制壁板上面各种各样的污渍,拥有这项专利,将会给 Cajun清洁剂公司创造出它寻找已久的利基。这家公司也正在计划为数百万公众提供终生除污保险,人们可以预付保险费,公司就保证将来负责清除所有他们不慎造成的任何污渍,这笔没有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一大笔表外收入很快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公司。除了那本认为“猫王”( Elvis)还活着的杂志之外,任何一家流行杂志都没有提到过 Cajun清洁剂公司。
7年前这家公司的股票上市时开盘价格为每股8美元并且很快涨到了每股10美元。在这一价位上,公司的主要董事们都纷纷尽可能多地购买了自家公司的股票。我是从一位远房亲戚那里听说 Cajun清洁剂公司的,他斩钉截铁地向我推荐道:唯一能够清除长时间放在潮湿壁橱内的皮夹克上的霉点的方法是使用 Cajun清洁剂公司的清洁剂。于是我对 Cajun清洁剂公司做了一些研究,发现这家公司的收益在过去4年里一直以每年20%的速度保持增长,没有一个季度出现过下降,资产负债表上根本没有任何负债,并且它在上一次经济衰退中表现得也非常良好。我参观了这家公司,发现即使是一只受过训练的甲壳动物,也完全能够监督凝胶清洁剂的生产过程.
I:枯燥乏味的清洁剂公司,却创造惊人的收入,但是没有任何杂质、任何投资者关注到它。但是它有专利,有销售额,有市场,甚至有保险收入,没有任何负债,在经济衰退中都表现良好。
A2:小公司,简单乏味的,甚至令人生厌的公司,往往可能有巨大的投资回报,不要等杂志、相关的专业人士的分析,专业机构的分析,当它炙手可热的时候就是危险快要来的时候了,自己去分析公司,现在首先要学会基本面分析,会看财务报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