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读完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传》,除夕日在归途中,读完曾国藩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合上书回顾其一生,从内心深处钦佩这位从笨人到圣人蜕变的大清王朝最后一位领航者的毅力和行动力。
都说读书要学以致用,通过《曾国藩传》了解了他的一生和他的奋斗史,而我也更加地期待能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对自己有帮助的人生经验和智慧,通过日常生活中日复一日地践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曾国藩出身在湖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十四岁开始考科举,连续考七次才中了秀才。就是这样的一个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天资平平的人却通过自己后天的不断努力和修炼,最终成为了晚晴中兴第一名臣,回顾曾国藩的一生,有几个关键词能让我们受益良多:
一、立志高远
曾国藩一生的成功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立志高远。在曾国藩的一生里,前三十年只是待在湖南的一个小镇青年,一心只是想考科举,读的都是考试用书,没什么文化修养,但进京为官后,他身边聚集了一群有识之士,他通过和优秀人士交往和饱读圣贤之书,逐渐地意识到自身的狭隘,观念鄙俗,所以,他在三十岁这一年立下了要做“圣人”的志向。正是这个远大的,坚定的志向给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让他的一生都不为小诱惑、小目标而止步;在很多大困难面前也不苟且、不退缩。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立志”也就是确定一个人生蓝图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自己的人生蓝图,它在你的人生里就像是一个灯塔,因为它的存在,人生有了方向,再经过不断地一天天的去努力去践行朝着它前进,因为有目标的存在,所以就会越来越坚定、勇敢。而且这个目标制定的越早越好。
二、自律有恒
当曾国藩最后一次考秀才时,被“悬牌批责”这也成了他的决定性瞬间,通过在家一年的反思总结摸出了考试的思路后就一路顺利进入翰林院,到了翰林院后他才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因此在三十岁这一年他立志要做圣人,通过向唐鉴和倭仁两位当时的大儒学者学习自我管理,他开始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通过写日记来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大脑中的每一个念头来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在日记中,他还给自己定了规矩和标准:
1、早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
2、静坐。每天静坐一小时,让自己心静下来,不要浮躁被事务牵着走。
3、读史。
4、读书不二。在读的书没读完,绝不摸下一本书。
5、谨言。说话慎重,不乱说话。
6、养气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7、记茶余偶谈一则。聊天也不能白聊。
8、写文章作诗。每个月要写几篇文章做几首诗,有固定任务。
9、练字。每天早饭后练半小时字。
10、 夜不出门。
通过日复一日地践行日记中的标准和规矩曾国藩的自我管理能力迅速提高,这也让他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在他的日记标准里面不仅有输入,也有输出和及时的复盘反思。同时,为了不断地督促自己,他还把每天的日记抄下给亲人朋友传阅 ,以此借助外力来监督自己。,虽然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也经受了无数次反复,失败和挫折,却始终没有放弃,他将这一习惯坚持了一生,也正因如此,使他顺利通过了一次次的官场进阶,一步步地改善自己的性格和磨砺了心性,最终实现了成为“圣人”的目标。它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天资固然重要,但只要通过后天不断地努力学习,良好的自我管理,也可以实现脱胎换骨,实现人生的理想。
三、尚拙求稳
曾国藩自己曾说过:“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由于曾国藩艰难的科举经历,塑造了他“尚拙”的人生哲学,用他的一生在实践,培养了他异于常人的勤奋、吃苦和踏实的精神。他一生做事都不饶弯子,不走捷径,总是用别人眼里最笨的的方法,踏实去做,读书考科举如此,带兵打仗也是“结硬寨、打呆仗”从不凭奇谋诡计,只是凭坚韧,和敌人死磕到底。在人际交往中讲究“拙诚”,待人真诚,不玩心眼。也就是这样一种“笨拙”的精神基础,促使他在今后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境界。在急功近利的现代社会,曾国藩的这种“笨拙”精神就显得更是难能可贵了。
新年前后都在读的《曾国藩传》,开启了2020年的一个新的开始,不管自己处于怎样的年龄和阶段,最好地开始永远是现在,希望能以2020 作为一个起点,在未来遇见更好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