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云: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即是用,无用之用,处万物万事而不执即是。
六祖云: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抱拳]那小弟就多嘴几句,其实关隘处谭老哥都说了,道理大家也都知道,其实无我则无碍嘛,“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忧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我们这些人乱七八糟,不晓得如何是“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可外在的困境、麻烦它就是那个样子,人、事也不以我们主观而改变,这个我们暂时改变不了的就先放一放,来看看我们自己的问题。
我们需要真实了解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什么我们对境会困惑、烦恼?其实就因为有个“我”在,这个“我”划定了各种规矩和定义,这是分别心的作用,使我们变得有限而狭隘,然后在那里计较得失,现实人事无穷无尽,可我们的心量如此狭隘,顺心的就高兴,不顺的就难过、烦恼,岂不可惜?
这个“我”它搞来搞去把我们生命本有的能量都浪费了哦。可这个“我”到底是什么,它是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吗?不是,它变得很快,快的吓人,一念间有八万四千烦恼。百年三万六千天,不在愁中即病中,它到底在搞什么?其实它只是呆在过去。
“我”只活在于过去,活在已知,如果没有过去这些它知道的内容让它抓着它就玩不转了,不信你当下去找“我”,哪个是,找的到吗?《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下找去,了无可得!
我们先把“我”这个累赘打破,卸去过去的种种包袱,才有精神上路,才有力量面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一个空间如果有中心,那么它永远有限,只有没有中心的空间才说得上无限。人也只有如此才能不受拘束,四面八方的去看问题,才能手眼无尽。
彼时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人却是方死而新生者,有何可畏,有何不可?更何况诸行无常,外界人事也在变动,也是因果业力,而我跳出人我是非,此因之果何力,何故无力面对现实?
当下一念放下,胜过千般营索,万般计较,《大学》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