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身体不爽,没有多写,水了篇充数。今天多一点。
《西游记》是一部职场励志大剧。但是《水浒传》不是,只是一部青春偶像剧。
为啥呢?往大处说,这些所谓的英雄好汉的人生价值观不行。是一种废柴思维。人活一生,只想到自己开心潇洒,哪管别人生死。我过得好,我的亲戚朋友过得好。这是我活着的目的和意义。为达此目标,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是一种利己主义的价值观。
往小处说,皆是一伙游走于律法道德边缘的黑恶行为。用他们自己思维说起来也是堂堂正正,无愧天地。然而于家国何益,于社会进步有毛关系?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思想行为。
虽然这些人性格鲜明活泼,他们爱自由、很潇洒,做事快意恩仇。看起来很过瘾,也会激荡起来每个读者内心里的小魔鬼。就是千万不能模仿复制。就像我们看那些偶像剧。女神是那样唯美,男神是那么霸总。自己开心下,梦里意思下就好了。别太当真,偶像而已。
虽然《水浒传》的思想意义不大,但是艺术性太精彩了。能成为四大名著,毫无疑问。
梁山一百单八将,被施耐庵写神了超过二十个,叫上上人物。而《三国演义》里面,仅有三个人的描写才能达到上上人物,就是曹操、关羽和诸葛亮。两部名著的艺术性差距可想而知。
上上人物,看过《水浒传》的,自然了然心中。今天我就略说下两个中下人物的一点小事。
张横张顺这兄弟俩。这俩是中下人物。
这哥俩不是好人,(也不要奇怪,梁山一百单八将,都是强盗,很难归类为好人。)干过缺德事。
哥俩自小生活在浔阳江边,水性极好。
那时候浔阳江上没有桥,渡江需要坐船。有官船,不过也就一天一班。票价一贯。定时开船,还不超额。每天都会有赶不上船的人。
这哥俩就打起了这主意。张横就自己弄条船,也在江边搞起来载客渡江的营生。票价半贯,人满就走。
自然就有贪图船钱便宜,和无法乘坐官船的人上了他的船。等人上的差不多了。张顺就扮作船客上船,很夸张拎个大包裹,看起来很有钱的样子。
船到江心,张横停船抛锚,让船客加船钱。
张顺装作很愤怒的样子,和张横理论。话不投机就动手了。就看张横抡起船桨朝张顺身上猛击,张顺躲闪不及,掉进江里。在江里那个可怜呀,灌了几口水,好不容易冒下头,就被张横一船桨砸入水中。几次之后,再也见不到了,估计沉江底淹死了。
船上这些人,亲眼看见整个惨状,各个惊悚万分。这时候张横凶神恶煞,吼叫: “奶奶的!原本老子要一贯回个本,非有找死的!现在老子有了人命,一人三贯,敢说不字的,老子也让他江里喂鱼!”
顺顺当当一人收三贯。把人送到江对面后,把船藏在渔船中间。潜水回来。这时候张顺早已等候。那些乘客自然报官,可是去那里抓人呢?
俩兄弟用这些钱,喝酒吃肉,挥霍一空。然后再潜过对岸。官府抓了几天没抓到人,已经撤了。这兄弟俩就重操旧业,继续干着缺德事。
这是在《水浒传》里写的内容。估计很多人读的时候并未留意。
这是咱们已经很熟悉的宰客套路。和现在我们了解知道一些套路比起来,这兄弟俩算是专业的了。至少张横张顺,用了自己特长,演戏演得逼真。和张横张顺比起来,现在玩套路的这些犯罪分子,提鞋不够!
如此精彩的描写,在《水浒传》,只用张横和宋江的一段对话,就写的清清楚楚。妙绝!
更妙绝地是,后来张顺去健康就是南京去请安道全给宋江治病。过长江时候,也被人给宰客了。被人家绑成粽子丢进长江。幸亏水性好才得保命。
张顺得救后,恨得银牙咬碎,破口大骂: “腌臜泼才,敢行此等伤天害理之事。待俺捉了你,不活剥了你的皮!”
哎,就不想想,人家是跟谁学得呢!
-----------------------------------------------
左脚腕好了很多,但是还未全好。喷了点云南白药气雾剂,当时也看不出来效果如何。唯一开心地是就是简单的轻微扭伤。大不了再休息两日。
空腹体重:96。05KG。
一天也涨不了多少肉呀。我是怎样才长成二百二十多斤的大胖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