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初曝出的雪乡宰客的新闻吗?昨日,央视新闻报道,雪乡经过将近一年的整改之后,已经重新开园,承诺不宰客,官方明码标价,并拍摄了相关的短视频在各社交平台传播,以挽回游客的信心。雪乡的相关部门为了严堵违规经营,甚至组建了十几人的工作小组进行巡防监督,并且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有打分装置,跟淘宝一样,游客可以根据体验进行打分,遇到问题即时投诉,马上就会有反馈。
640.jpg但从网民看到雪乡“明码标价”之后的反应来看,大部分人对于雪乡的整改并不满意,觉得只不过是从“暗抢”改为“明抢”。以前是商家漫天要价私下宰客,现在是明码实价公然宰客,方式变了本质却并无不同。而央视的舆论导向也是偏向于一黑到底,问出了“明码标价就不算宰客了吗?”这个问题,还说“一开发旅游,民风就变坏”。
今天我就想说说个人的看法,到底明码标价之后还算不算宰客?有实施价格管制的必要吗?
明码标价之后还算不算宰客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宰客,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
宰客就是经营者利用非法手法欺诈消费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获取非法利润的行为。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比如前两年的“三亚宰客门”,“青岛大虾”等事例,就很显然是宰客。那雪乡算不算呢?请注意,宰客的定义是用“非法手法”欺诈消费者,获取“非法利润”的行为,现在雪乡是官方明码标价,愿者上钩,爱来不来,这肯定就不属于宰客。
如果仅仅是因为“贵”,就算宰客的话,那名表店里动辄卖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手表,算不算宰客?奢侈品店卖几万块一个的包包,算不算宰客?就拿同样是旅游业的例子来说,最近在上海新开的深坑洲际基础房卖四千多一晚,算不算宰客?很显然以上这些都不算宰客行为。
有价格管制的必要吗
如果你硬要说:不行,你价格太高了,有关部门必须出来实施价格管制。这有没有必要呢?
首先要分清楚,这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必需品很好理解,就是生存所必需的商品。而这里说的“奢侈品”并非指名牌那一类奢侈品,而是经济学对某些好的、贵的、非必需的商品的定义。
以雪乡的例子来说,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它毫无疑问就是一件奢侈品。奢侈品跟必需品不一样,它的价格弹性是非常大的,你贵了,人们就少买;你价格降下来了,人们就多买,就这么简单。它无论价格高低,都不会影响我们最基本的民生,因为有无数种方法可以替代它。网上就有个段子:“有钱的人才会去雪乡,穷人都去北海道”……那你说有价格管制的必要吗?
消费者都不是傻瓜,每个人都会用脚投票的,如果真的觉得价格太贵,那自然会有其他替代办法,并不是非去不可的。到时候旅客少了,商家为了生存,价格自然会降下来。但如果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雪乡的消费价格还一直维持在我们认为的这个“高价”之上的话,那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认为的“高价”只是我们认为而已,其他人并不都像我们这么认为。
举个例子,假设雪乡的日接待旅客极限是10000人,那只要有10001个人认为这价格并不高,还依然会去那里旅游的话,那就自然没有降价的必要。
其实我们只需要制定好必须遵守的规则,比如法律法规,然后给予市场充分的自由,就自然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做价格调节,并不需要其他人为因素进行左右,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威力所在。
说了这么多,最后想说一句:雪乡还是太贵了,我还是去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