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游灯,游的是是莆田独有的板凳灯。
板凳灯源于明代抗倭之战。传说当时的村民在板凳上绑几盏灯,虚张声势,营造人多的假象来迷惑敌人。后来演变成元宵的夜游板凳灯。
现在的板凳灯是在一根三米多长,十来公分宽的木条上装五盏或九盏灯;两端各凿有五公分直径的小孔。游灯时,前面的板凳灯在上,后面板凳灯在下,两个小孔对齐,再用一根一米多长,一头的十公分处焊有铁片的一寸镀锌管穿插连接,镀锌管的末端钻有小孔,插上插销,以免运动过程中,板凳灯颠簸脱落。
游灯 游灯 板凳灯我记得小时候刚刚恢复游灯时,用的是纸灯,里面点蜡烛。这种灯缺点太多,不能淋雨,刮风。雨会淋灭蜡烛,风大了又会吹偏火苗,从而点燃了纸灯。
后来,有人发现带玻璃罩的煤油灯可以克服纸灯的不足。那个聪明人在木条上用铁线绑了八盏灯,确实好用。于是一家执行,家家学习。一时玻璃罩的煤油灯被买到没货。煤油大家也是提前半年去供销社买回去藏着,以防到时买不到。
煤油灯就这样,这种煤油灯又游了好几年。可是煤油灯也有缺点呀!缺点就是有的火苗不好控制。刚刚点着时,把它调到合适的大小,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火苗或变大,大到燃了起来,冒出滚滚黑烟,把玻璃罩熏的乌黑;或是变得越来越小,然后就熄灭了。当然,之所以会这样,是灯芯的问题,所以每年要游灯前都要换灯芯。
再后来,有了LED的小灯泡。有人尝试着使用电池和与之匹配的小灯泡代替煤油灯。效果还行。慢慢的随着做灯人的不断创新,板凳灯也被制作的越来越好看,花样也越来越多。而制作板凳灯成了一个行业。
每年的元宵前后几天,莆田的大部分地区都会用游板凳灯来闹元宵。
游灯的当晚,每家每户都张灯结彩,门前燃起熊熊的火堆。游灯的队伍来到门前时,鞭炮礼炮齐鸣,跟随游灯的少妇鼔手们打起有节奏且震耳欲聋鼔声。
这种场景,只能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无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