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落了,但我们必须要成长。
–读 林海音《城南旧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传唱了近百年的歌曲,用忧伤、哀怨的曲调,长亭、古道、芳草、夕阳几个场景,为我们勾勒出一副经典的离别之景。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们的低吟浅唱,一次次述说着肝肠寸断的离别之情……
城南,古城的残片,大柯的几根垂落枝条,瓦隆中存留的枯叶,临街老店被涂盖的字号,半扇院门的的插闩,还有屋顶上的花盆以及巴在皇城墙上的冬雪……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写的一部令人感慨的书,最初读的时候年纪还小,对书中的内容一浮而过,但今天读起来,是我真正感到了里边的快乐、幸福、悲伤、离别与无助。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时候的孩子到游艺圆里看露天电影,听戏、玩耍……这一切,都是《城南旧事》中的景象。一张张陈旧的插画,触摸着凹凸不平的城墙,读着读着我仿佛走进了城南的石道上:一个小女孩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日本飘扬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这里的一切的一切看似平常但都那么让人心酸痛楚,惠安馆面前的“疯”女人,常被打骂的小伙伴妞儿,隐藏在荒草丛中的小偷儿,敢于冲破旧家庭追求新生活的兰姨娘,丢下自己的孩子来做妈妈的宋妈,严厉的爸爸,他们都曾和英子朝夕相伴过,但最后都一一离去。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子”,父亲中年早逝令她一日之间长大成人,再也不是小孩子了。母亲28岁做了寡妇,她为母亲痛心,母亲是爱她们的,没有回天津,不想让孩子们吃苦,整本书以这样的方式而结尾。
英子的童年充满了真实与纯朴。
在她看来,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她的思想像水晶一样透明。而我们世俗的快乐,不过是名利与金钱。也许,童年是贫穷的,也是富有的,这样认为的人可以是贫穷的公爵,无知的智者,也可以是最富有的穷人,文化低的工人。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的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那城南的旧事一节一节淡淡的阐述,仿佛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以及对童年的眷恋,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想要去抓住童年的时光,却只剩下回忆。那美好的时光悄悄地“溜”走,越走越远……
这本书,像一位绘画大师,缔造出了真实的人性世界,善恶、冷暖为我呈现了一出精彩绝伦的演出。合上此书的最后一页,房间里飘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无法散去……
花儿落了,但我们必须要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