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夏
传统节日的小尴尬
从河北到湖南,需要10-12h的时间。为了祭祖,我们1个月前就已经计划好提前1天请假回去,老板问我“5、6、7三天不都可以祭祖吗?”。对此,我只能委婉地讲老家习俗是只在5号清明节当天祭祖。
就像所有人都会只在中秋节当天团圆赏月吃月饼,只在除夕当天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一样,祭祖也只在清明节当天进行才有意义。周濂说“节日的主要发生方式是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里面聚集起拥有共享价值和承诺的人群,其目的是通过仪式和庆典等符号行为去重铸情感丰厚的社会纽带与共同信念,以抵抗在琐屑的日常生活中被钝刀子割肉般消耗掉的意义与承诺。”
但是社会的商业思维不是这样的。2008年,国家开始将“三节”(中秋、端午、清明)纳入法定假日。但是国家的“放假安排”只是“放假”,没给我们安排“过节”。节日当天要么第1天要么最后1天,除夕都不例外。现实的尴尬就这样的赤裸裸——对于漂泊在外的异乡人而言,与家人共度“此时此刻”的意义变成了往返故乡的孤单旅途,明明是为了相聚,却不得已平添别离。
我喜欢西方节日,因为我喜欢你
每当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来临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站出来抵制,也有一些人对年轻人过洋节的热情“痛心疾首”,他们都认为传统节日会在西方节日的冲击下走丢,对西方节日颇有洪水猛兽之感。
我们对西方节日确实喜欢,不仅我们喜欢,我们的父母也喜欢。我在母亲节都会送礼物或送花给婆婆,婆婆收到礼物的那几天笑容都比平常多。
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早教中心、幼儿园、小学,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些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活动,“圣诞老人”“圣诞树”“南瓜灯”……都成了孩子们课程的核心,收到礼物的快乐让这些节日也成了每年期盼的节目。
在这些西方节日里,我们送礼物忙着构建婆媳关系,小情侣忙着约会,年轻父母忙着增进亲子关系,商家忙着促销……有人说这一切节日都成了“情人节”,倒不如说西方节日正中了国人不知如何表达情感的软肋,为我们的所有行为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所以,我们喜欢的,不是西方节日,而是喜欢的人发现被在乎之后的那种满足感。反过来,我们喜欢那种满足感,所以我们喜欢过西方节日,这也成立。
冯骥才说“节日是为了庆贺或者崇拜共同的传统、历史和记忆”,是一种“神圣时间”。我们的满足感里倒是没什么“共同的传统”,似乎也没那么的“神圣”,但它却在精神层面、生活形式、情感纽带上有着越来越大的比重。
被逛吃逛吃带歪的传承
我们的节日充满了传统文化内涵,清明节介子推的“忠孝义”,端午节屈原的“爱国忧民”;还有每个节日各自特色的活动,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赛船、中秋赏月、七夕观星、重阳登高,而且都不乏诗文传诵。
这些仅仅都是我们之前,我们,以及我们之后呢?
现在过传统节日,大家首先想到放假休闲旅游,其次是吃,吃粽子、吃月饼、吃年夜饭,酒店的年夜饭不提前半年是订不到的。我们身体力行的仪式感基本都在饭桌上体现了,所以每逢过节胖三斤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还有抢红包和看晚会。被商业和消费行为包裹的传统节日就像一个穿婚纱坐花轿的新娘一样,很花哨、很俗艳。
周濂说“集体旧记忆的惯性非常强大”,所以传统节日能够传承了千年。但90后、00后已经感受不到来源于农耕社会的传统节日习俗与文化意义,就像我们感受不到西方节日的“神圣”。
中秋节的月亮逐渐被雾霾遮挡,包粽子、做青团的手艺基本失传,朋友的妈妈春节买了很多灯笼、中国结装饰家里,被90后的朋友说“家像商场一样”。
“这个时代什么都会过期。”只有文化意义没有文化传承的节日更容易被时代遗忘、抛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