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夜,第一次在北方过年的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视频联络远方的亲人,红包雨带来新春的祝福,一切都在用21世纪新时代的方式让我们迎接新的一年。而最近在网络走红的北京流感事件,对于全国大部分中产家庭带来的思考和影响,让人寿保险的话题再次见诸报端,同时被寿险营销员的朋友圈疯狂转发。2.6万字的事件原文给人带来了深刻的思考,猫叔码不了那么多字,不过对此事的确想写点感悟,与其说国人(尤其中产阶级)需要寿险,其实更需要的是寿险思维。
中年危机为何这几年被不断唤醒?
首先,中年危机这个词语,我们在90年代的时候是不大听得见的,是那时候没有中年危机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是,毕竟人类在前进的过程中时代赋予人性的变化不会如此巨大,哪个年代的中年人都会因为工作收入的限制性和家庭责任的压力而陷入这种状态;说不是,由于早十几年互联网没有如此发达,信息的闭塞让我们有时候可以对很多事情“装聋作哑”,而在今天这个人人微信,个个微博的时代,让一个发生在北京的故事可以在十几天的时间让全国大部分家庭知晓,从而在2018年的第一个月再次把“中年危机”摆上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其次,中年危机有明确的定义吧,我想没有人敢说一定能给出标准答案,但是普遍能接受的,应该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普遍解释,就是这个阶段人群因为工作和家庭压力的叠加,导致的精神压力无法释放而呈现的彷徨、不安情绪的体现。而这种危机感,城市人群的体现比乡镇同龄人群要明显许多,不仅仅因为城市的生活竞争力导致的压力更大,而是因为你能接触到上层的机会越多,给你带来的心理边际影响的可能也就越大。就像教育里让我们不要总说“别人家的孩子”,而在家庭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出现“别人家的老公”如是的说法。在这几年,我们总是能听说中年危机,是因为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在近十年已经基本听不到“吃不饱饭”的问题的讨论,那大家在担心和害怕什么?我们此时在朝着更好的生活不断努力的同时,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段更害怕贫穷。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可能便是这个道理。
中年危机的唤醒,其实让我们明确感受到如下两种状态:1.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年收入10万—50万的人群在一二线城市还是缺乏安全感;同等职位或者职称相关的工作和自己的父辈相比,各方面的安全感大大下降,总感觉钱是不够用;2.周围发生的各种事件,网络传播的真实故事让70后和80后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向和家庭责任的冲突点,让我们对自己的老年,上一辈的现在和下一辈的成长行程了叠加型担忧,从而开始关注自己的家庭资产综合配置问题。
解决中年危机的是人寿保险,还是寿险思维?
面对现实存在的中年危机,互联网的报道带来了纸媒的关注、谈话类节目的讨论,大家都开始探讨人寿保险对于解决和应对中年危机的作用;而之前热播的电视剧“我的体育老师”里,张嘉译演绎的马老师也是在看到同事老婆罹患乳腺癌后果断给自己购买了意外险,填上了小他十几岁的老婆作为受益人。这一次,各大媒体的报道明显更加针对这次的流感事件,高额的医药费带来的各种问题让报道中充分说明了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这些在我之前的介绍寿险的文章里有,在此不做赘述)。
都市快报新闻稿诚然,人寿保险的作用对于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且近年来寿险消费的导向愈发理性,可是猫叔认为,比起人寿保险本身,拥有寿险思维才是解决和应对中年危机的合理方式。
为啥需要寿险思维,因为我们缺乏、很缺。
从消费者这一端来说,虽然大家已经逐步意识到人寿保险的重要性,可是其实思想的路还很远。就比如上面提到的“我的体育老师”的剧情,马老师在同事老婆罹患乳腺癌后想到了自己的责任,可是在面对责任时,还是仅仅选择了意外险(当然这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觉得买份意外险够了),这对于我们自己的家庭资产“金字塔”而言,其实是很危险的,北京流感的事件已经证明如果你仅仅拥有意外险,可能到时候心里只会再愤愤地说一句“保险没用的”。
拥有寿险思维,其实是让自己的反人性理解提升到一个更宏观、全面的角度,让自己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想好相应的解决方案来提升自己现在生活的安全感。说实话,现在市面上的一份重疾险能解决一些问题,不过大多数无法给你安全感,为什么?数据表面,我们购买重疾险的人均保额为6万左右,发达城市(人均GDP排名全国前20)重疾险人均保额为12.7万,可是看到这些数字你就会明白,这点钱对于一场疾病来说,从缓解家庭财务的作用来看,只能算“苟延残喘”。所以,大多数人购买重疾险,除了做保险的那些亲朋好友地努力推荐外,更多的是这两种状态:1.觉得自己不会生病,所以少买点意思下,说起来有保险也是某种程度“有面子”的一件事;2.觉得如果真的生病了,多少钱都不够用,所以让它去吧,到时候再说。第一种心态和买彩票的侥幸心理相同,你总觉得自己中彩票的几率大于得大病的几率,可是残酷的显示告诉你罹患重疾的几率可能百倍于你中500万的几率;第二种心态属于“随遇而安”的状态,更直白地说属于把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所产生的责任分散到家庭成员,这时候喜结连理时的爱变会显得很苍白。
当然,问题肯定不止一面。消费者会有如此的寿险价值观的积累,和过去十几年中国寿险市场的销售人员(当然她们大部分也是保险公司培训出来的销售方法和技能,所以责任在我们的身上)有着重要关系。我们的销售端本就不具备寿险思维,那么推销的过程便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商品推销、礼品馈赠等等一系列营销活动的产物。随着寿险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变化,很多公司在压力中寻求变革和发展,寿险销售一端对于专业的渴求可能来到了历史级别的高度,而市场上一些理念领先的公司,一批年轻的销售人员(主要是80后和90后)开始不断通过自身培训所带来的能力提升从家庭资产配置中长期财务配置的综合性开始推荐寿险方案,这是一个质的转变。比如在沟通应对风险的规划和重疾险理念的植入中,让消费者自己通过自己的年收入衡量自己的保额需求,重疾险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看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你以哪种心态来养病。
当销售端的变化开始不断产生效果,随着购买端观念的步步提升,寿险思维才能进入消费者的家庭,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寿保险体现出他应有的作用,因为我有保险可能是偶然的,我根据不同年龄的情况和自己的收入阶段性地在增加购买人寿保险那才是拥有寿险思维的必然。
所以,能有效解决中年危机的方法,不仅仅是去买一份保险,而是让自己的家庭成员在更年轻的时间拥有寿险思维,随着生活的推移才会让自己在中年,尤其是45岁以后有充足的安全感来抵挡生活的变故。
我们生活在现今的社会,有可能会因为一些影响力较大的事件激发我们的危机意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过眼云烟”不会改变我们对于家庭财务规划安排的思考。可还是有人会问我,如果我拥有了寿险思维,购买了一堆人寿保单,在七八十岁的时候发现没有发生任何理赔的状况,只是拿了点养老金;那可能我年轻的时候做别的投资会更好吧?我会笑着回答:如果我们都可以幸福安康地来到暮年,年轻时点滴留下的养老金和留给后辈的财富,便是我们安全感的最佳所在。
(本文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