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们曾计划在广州约见,原因是他来“南方周末”做实习生。不幸因期末考试错过,而再见也就一直没了下文,直到今天才终于约稿成功。
向来采访都会和嘉宾们好好聊上一番,甚至提供一份完备的“采访提纲”,唯独这次,没有提纲,没有范围,没有主题。但收到稿件后,竟一口气读了三遍,然后在聊天框里写下一句:“我没问的,你都回答了,我想知道的,你都告诉我了,我期待见识的文字功底,你都呈现了,再次感谢受邀。”
写稿采访做记者
正儿八经的税务硕士
本期嘉宾
张 钊
今天徐大总编邀请我做一次同侪分享,很意外却也意料之中。我们是高中同学,高考后我去了如今的疫区武汉读本科。我们虽然是高中同学,但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新闻传播才沟通越多起来。那就先从新闻传播开始讲起吧。
ONE
作为一名非专业、三流院校本科在校生,我如何拿到南方周末的实习offer?
张钊在本科并不是读传播学专业,但却十分热爱并喜欢这个专业。可以说,本科的三年时间都与新闻传播相关。大一时,参加了学校的一个学生组织,叫大学生记者团,担任文字记者,从最初的新闻基本功开始学起。消息稿、通讯稿、评论稿,以及如何采访、如何做编辑、如何做总编去统筹一期报纸等等,我全部都在这个学生组织锻炼学习到了,后来继续努力,暑假在武汉一家传统媒体做了实习记者,最后去南方周末做了评论部实习编辑,圆了我的梦想。
虽然张钊在新闻专业主义追求的道路上止于南方周末的实习,最后并没有选择读传播相关的研究生,但是作为一个本专业和新闻八竿子打不着的他,依然很勇敢,最起码,新闻这条路他来过了。
本科期间采访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张钊向几家心仪的报社投出了简历,最终都被拒之门外了。终于有次收到编辑的邮箱回复,编辑邮箱跟他确认投稿信息的真实性,之后便周四就见报了。后来陆续投了几篇自己想写的内容,跟编辑老师也就熟络起来,便悄咪咪含蓄地问可否去南周实习,遗憾的是当场被婉拒了。
张钊鼓起勇气在电话中问:“如果真的很想去南方周末实习,请问我需要怎么做才可以满足您的条件?”编辑建议他先有一段在日报实习经历之后,再去那边实习会更好。所以,张钊在武汉找了一家媒体实习,做了一个暑假的实习记者。
于是,张钊就心甘情愿在一家我自己曾经看都不会看的媒体实习了一个暑假。张钊在这地地方性的小报社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也遭到过拒绝,算得上是一种历练。
那段时间走街串巷,从来都没买过菜的张钊开始采访武汉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有时候还跟着老前辈们出差去周边县市采访,体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一线传统媒体记者们的工作。
但就算是他自己最热爱的事情,一旦变成了工作也依然会非常厌烦。因为工作就是任务,有任务就一定会忙碌。忙的时候,一天打出去数不清的电话,接通之后机械般的边提问题边做记录,之后再打电话,接着提问题、做记录,周而复始之后只会想吐……
有时候套路都差不多,只不过是换个人物、时间、地点这些基本要素,但故事还是一样的故事,甚至有的选题只是提前在大脑演绎一个模型,再去想办法找到符合目标模型的情景,最后去利用这个情景把模型真实还原,稍作加工处理即可成稿充业绩。
另外,新闻出版单位的采编与广告经营不是必须相分离吗?而我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并没有做到相分离。记者所需要采访的稿件,基本上是来源于被采访单位的宣传需求,因此记者也承担了广告经营的任务,而这明显与采编经营相分离的原则不符。
不过,那次暑假的实习算是让张钊真实体验了一番什么是记者。不论如何,都非常感谢当时的这段经历。
到了寒假前,张钊又一次拨通了那位编辑的电话,如愿获得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张钊进入南方周末实习。张昭说,他到现在都很感激那位编辑,给了他一次离梦想近距离的机会。
◆ 去南周实习的时候发了一个朋友圈互联网是片汪洋大海,但至少,和新闻有关的这条路让我们找到了“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虽然后来考了税务博士,依旧没有走上新闻这条路,但生命里有过那么绚烂的一笔,说明张钊最起码为了梦想而努力过。梦想不遥远,有时候,你伸一下手臂就能够得到。
张钊有一个记者梦,他曾努力触碰到梦想,那么我们呢,是否只是缺那一点伸手的勇气,也许,鼓起勇气,努力一下,你也会实现你的梦。深海同侪分享致力于挖掘不一样的身边人,他们努力着,拼搏着,一步一步尝试走向人生的高峰。如果你喜欢治愈或者富有正能量故事的话,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写给深海的鱼”,将会有更多的故事感动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