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5d436fa2eac04270.jpg)
在这个金秋时节,有幸来到革命圣地129师司令部旧址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受红色文化传承。
我们顺着宽阔的将军大道,直达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涉县不愧为红色革命圣地,将军大道两侧绿化生机盎然,其中穿插着表现抗日战争年代、歌颂八路军129师的大型雕塑,还有一些成组的人物及事件的巨幅浮雕,形成了一条绿色景观和红色文化为一体的景观大道。
进入景区的广场上,是“刘邓和他的战友们”六尊豪迈的铜像,从左起分别是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副师长徐向前、政委邓小平、师长刘伯承、参谋长李达、副主任黄镇。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在太行山东麓,河北西南部,冀晋豫三省交界处的涉县,距现在的邯郸市西100公里的涉县赤岸村,是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区抗战的辉煌历史见证,是著名的爱国教育基地。现在已开辟成4A景区。
在抗日战争时期,涉县是边区根据地的腹地、首府县,地处华北抗战前哨,为华北抗战战略要地。古称“秦晋之要冲,燕赵之名邑”,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c7386d00bd624b57.jpg)
1940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区,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一二九师司令部于6月底进驻赤岸村,其司令部便设在村中央的小山坡上。1945年12月,司令部迁至武安。一二九师在这里驻扎五年多之久。可以说,八年抗战,最艰苦的岁月是在涉县度过的。
司令部旧址依势而建,错落有致。从一个斜坡上去,便是入口,门上有“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的牌匾,迎面墙上是抗战时期涉县革命旧址分布图。晋冀鲁豫军区、边区政府、冀南银行造币厂、战舰牌香烟卷烟厂、太行第五军分区被服厂、一二九师政治部礼堂、朝鲜义勇军总部、新华日报社、新华广播电台等21处革命旧址,曾有11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长期驻扎在这里。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由三座相邻的农家四合院组成,下院是司令部办公的地方,北屋正房为会议室,西屋为刘伯承的办公室,东屋为警卫室,南屋为办公室。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52d6b91c5948dfc5.jpg)
院内有丁香和紫荆树很是耀眼,是1941年刘伯承、邓小平、李达三位首长亲手栽种的。文革期间这两棵树险些被砍,原赤岸村武委会主任张义库同志为保护两树,冒险将它们移到自己家中,1979年司令部旧址对外开放,又把这两棵树移回院中。每年清明时节,两棵树的花儿都会同时绽放。
中院,是首长住处兼办公室。南屋是刘伯承、邓小平的旧居。东屋是李雪峰的宿舍和办公室。院东南角有一防空洞。
上院是司令部作战室,为机关办公地,后院和上院相通,南房五间原为司令部作战处办公室。
刘伯承、邓小平就在这里指挥了大小战役三万一千多次,收复了一百九十八个县城。北房五间为刘师长宿舍,东房三间为邓政委宿舍,西房三间为太行区党委书记赖若愚住宿办公室。穿过后院小门,有司令部的防空洞。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a40a1f63376507d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5c0bf95acd9a6194.jpg)
刘伯承、邓小平、李达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领导广大军民,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的残酷扫荡,指挥了解放战争中的上党、平汉等战役,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从这里走出了两位元帅、三位大将、十八名上将、四十八名中将、二百九十五名少将,先后有近百名一二九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摇篮。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d7377d07d568434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72cbde894eb1001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cb56dea40722b50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