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简书刷到一篇文章。
具体标题已经记不清了,大抵的文章内容是讲作者已经坚持在简书更新了300多天了,但后面实在觉得没什么大事可写了,在有一天忙完后,为了更新,就匆匆写了一篇牢骚文。
没想到写完后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一个读者的毫不留情的批判,逼得作者匆匆就将文章转为了私密。
我几乎翻看了那篇文章底下所有人的看法,唯有一条既get到了我的笑点,又让我忍不住点头赞同的。
他说:换上是我就在那放着,西装穿久了还想穿一次运动服呢!
这句话好似只字未提文章,却也提了,而且回应地特别漂亮。
文学艺术本身就是对生活的发现,而不是对生活的肯定。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结束都没有一点悲伤,也不存在一个人,不会被某个笨蛋气的想发飙、想吐槽、想发牢骚。
世界上的每个人的喜乐都不会完全一致,所以不可能每个人写出的东西都刚好符合所有人的口味。
不喜欢,我们可以选择不看,但真的没必要去一针见血地践踏别人的成果。
即便是只写了百来个字的牢骚文,那当他拿起手机打字的那一刻,就已经在付出真心。
作者不是点歌机,不是你想听摇篮曲就一定给你听,你想看温暖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就必须写给你看。
前段时间武汉作家方方也因为用笔书写武汉真实的故事,字里行间里皆有着对武汉某些痛苦家庭的感叹。但却被有些人骂过于矫情,在给现在的社会制造负能量。
但我想说,
古今中外,叹悲文章大有存在,屈原的《离骚》,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数都数不过来。
在现实,难道不是有酸甜苦辣的人生才是真实世界?如果都是甜,那只能是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