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理白族民俗

大理白族民俗

作者: 花中独酌 | 来源:发表于2017-03-13 18:17 被阅读0次

    文/花中独酌

         大理这个地方让外乡人充满幻想,让本地人安逸快乐的生活着,它对外乡人来说是疲惫以久的身体和灵魂的安乐窝,而对于本地人来说,他的意义不仅是遭受生活摧残后,一个修养身心的地方,或许外乡人可以因为听到黄勃唱的“:是不是对生活不太满意,很久没有笑过又不知为何,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而来到大理,又或许因为前段时间的丽江本地人打游客事件,因此再也不敢来云南,这就是本地人和外乡人的区别,我们不管他是否同外界说的那样混乱,也不管他是否同外界说的那般好,我们世世代代都居住在这里,我们对他的了解不仅是自然赐予他的风景名胜,我们自从出身在这个地方开始就潜移默化的继承了这块土地上一切与人生活有关的风俗文化,大理白族人通过最原始的口耳相传方式来交会后代怎样在平淡无比的生活中迎接那样对于人生重要的事或是节日另一方面,洞房花烛夜是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那么大理白族人的婚礼习俗是怎么样的呢?

    在云南大理,白族婚礼热闹而又隆重,集中体现了白族文化特征,其中最独特又别有趣味、且深入人心的就是一帮人围着新娘“掐新娘”,这种沿袭千年的传统习俗,没有男尊女卑的想法,更没有暴力的呈现,恰是纯朴中透露着深深的祝福。

      独具一格的大理白族婚礼在正式结婚的前一天就开始了,这天举行白族的婚前彩棚习俗,新郎家搭好彩棚,迎接喜神,燃起篝火,邀请寨中会唱戏的人演唱“大本曲”和“吹吹腔”,这时,青松铺地,红烛高照,三弦唢呐声响成一片,里里外外充满了欢乐气氛。 第二天正式迎亲的日子,新郎及伴郎,加上骑马“押礼”的小孩,十多人沿途浩浩荡荡的到达新娘家门口,大号、唢呐、锣鼓齐鸣三次用来提醒新娘。随后音乐响起,新娘哭泣着离开家(依依惜别父母),她戴着一副墨镜,意为辟邪同时以便遮住哭肿的双眼,胸前佩戴一块镜子也作为避邪之物。    此外,新娘还随身准备了一把剪刀,以便进男方家门“掐新娘”时吓唬小孩。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背着新娘,随着迎亲队伍送到男方家,急步跑进新房后方才放下。    这么急跑进新房往往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按照白族的习俗,来参加婚礼的小孩最难对付,等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时,他们往往蜂拥而上,一边朝着新娘撒米花,一边争着用手去掐新娘,即使是掐疼了,新娘也不能发火,跑得快就减少被掐的机会;第二是:新娘和新郎要争着去抢枕头,谁先抢到谁以后就掌管家政大权,通常新郎都会让着新娘,以显示男方的大度,同时女方管家他也好乐得清闲。       “掐新娘”是白族婚礼习俗中的一大特色,正所谓“打是情骂是爱”,在这里就得到很好的印证,掐代表了亲善祝福之举,被掐者也会感激。白族姑娘出嫁的时候,全村人包括新郎都争相去掐新娘的脸蛋,掐的越狠表明对新人的祝福越深。    另外一个特色是喝“辣椒酒”、吃辣椒,等新人进入洞房后,他们要喝辣椒酒,白族语里“辣”与“亲”的发音相近,酒加辣椒意味着亲上加亲,新郎新娘共饮辣椒酒,表示亲亲热热,新郎信念吃喜面时也要放很多辣椒。有的地方还将辣椒末撒进火盆里,辣烟四起,呛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白族婚礼上吃“东坡肉”的习俗也比较特别,是闹洞房的人阴谋之一,肉是用红曲米染的,事先用麻杆串好,放在碗里让新娘吃。新娘用筷子去夹,一夹就是一串,根本无从下嘴,这时新娘早已预备好的剪子又起了作用,新娘乘人不备,迅速拿出剪子递给新郎,新郎将麻绳剪断,使闹新房的人的阴谋不能得逞。    到了婚礼晚上,还要举行“除拜”仪式,“除拜”就是由新媳妇拜男方长辈,新娘送上她亲手加工制作的布鞋一双,长辈接过鞋子,并赐给她几元钱或一点礼品;然后由新娘下辈人、邻里小孩一齐拜新娘,每人会得到一份喜钱或一件礼物。这时老者笑吟吟,小孩心花怒放,围观的人常常在唢呐声中爆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使婚礼增添了不少的欢乐和炽热的气氛。    待“除拜”结束,年轻人便一齐拥入洞房。第二天,男方家送喜神,女方家接新人回门,一般都是当天返回,路程远的则在娘家留宿,至此,婚礼结束。    白族的婚礼即隆重又富有特色,其中的传统风俗让人感觉到既浪漫而又妙趣横生,具有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婚礼始终都有唢呐伴奏,有“接新娘调”、“迎宾调”、“一杯酒”、“仙家乐”、“蜜蜂过江”等曲调,从这些曲调中,我们也看到了白族的聪明智慧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还有白族在各种传统宴席上的典型菜谱也当然会出现。

    那么大理白族八大碗是什么呢?白族红白喜事宴客中的八大碗是白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宴桌是八人桌,菜肴八个俗称八大碗,八大碗荤素搭配,有炒、煮、蒸、炸、煎、腌多种菜肴,是八大热菜,色泽鲜艳,滋补健胃,老少皆宜。在其他地方可能没有,可是在云南无论红白喜事它都会出现。

    随着一对新婚夫妇的喜结连理,这个家庭也终将再会增添一桩喜事,当新婚夫妇有了孩子,那么在孩子出身的第三天,就要为孩子办“三朝”这是因为自古以来“三”是尊贵吉祥的象征,但是让我觉得不解的是其实“三朝”和“满月酒”的形式差不多,都是为了一是为小孩“剃满月头”,二是为了办“满月酒”,让亲戚朋友来看望小孩,让小孩与长辈见面,接受长辈们馈赠的礼物,母亲或祖母要按照小孩的身份逐桌叫着长辈的称呼,长辈们也要边应和边逗乐着小孩,尽显一片盛情和热闹的气氛,酒席散时,要向亲友们分送“红鸡蛋”、让众人分享喜悦,我们这里的人“三朝”和“满月酒”都会举行,在我看来是因为“三朝”的时候母亲和孩子还在医院,办孩子办“三朝”是为了庆祝孩子的平安出生,和帮孩子去掉疾病,用热闹来送一起会让孩子痛苦的东西,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三朝”用白族话说的是“送三朝”,但是为什么“三”又是个吉利的数字,这点我也很不理解。但是我们通过“三朝”和“满月酒”也可以看出人们对新生命的重视。

    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便是“金榜题名”时,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送孩子上学,为的就是希望孩子成龙,成风,孩子考上大学后,白族人民也将为孩子准备“升学宴”那么八大碗又将出现。

           那么人生中唯一一件最让人害怕和悲伤的“白事”白族人又是怎样安排的呢?白族大都实行棺葬,极少部分地区实行火葬。人死后,要急速通知亲朋好友,若死者是女的或入赘的人,要等后家来人验证后,才能选时辰入棺。入棺后要在家停柩数日,供孝子、亲友凭吊,并要摆酒席宴请亲友。在这期间要超度亡灵,请人看坟冢(年老者一般都是早已选造好坟墓),看出殡时辰。    白族丧葬较为繁复,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财。   老人死后,嫁出去的女儿、去入赘的儿子都要回来参加丧葬活动,同时他们要支付吹鼓手及念经超度亡灵的费用和抬棺人员的烟及食品,并要抱只大红公鸡作为给死者的礼物。死者家属要设宴招待前来凭吊的宾客。男女孝子头载白布包头,穿白衣、白鞋,并要守孝三年,长子要在百天内不理发,孙辈及重孙辈白布头上带点红布或红布。   出殡前,要唱戏(即清唱)或吹吹腔,内容多为悼念死者的戏文。亲朋好友来哭吊,有的以哭来唱自己与亡者的关系、亡者的恩德,自己对亡者的怀念。有的地方念用白文或用汉语记白语的“白祭文”。   “白祭文”的中心内容是叙述亡者的生世和恩德,借以讥讽现实中对亡者的不良行为,寓意深刻。念诵时,语音悲痛、深沉。讲诵到死者恩德时,旁人怀念,孝男孝女悲恸大哭;念到对亡的不良行为,使人悲恨,做者羞愧,悔恨万千。出殡时,有的地方还为死者唱“开路歌”或唱“送丧调”,所唱的内容一般是怀亲忆旧,抒发儿女、亲友深情,十分感人,令人悲痛。   出殡时,鼓乐喧天。棺木在后,孝子在前,送葬的人在后,沿途鞭炮上前鸣放,丢撒纸钱,孝男孝女悲恸大哭。送葬的人一般送到辞客处或叫“谢客处”,孝子跪拜送葬的人后,才把死者送上山入土。然后把灵牌位供在祖堂中,亡者名字记入祖宗簿。出殡抬棺掩土的人回来后,先喝碗甜姜汤,然后吃饭,整个葬礼算结束。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繁复、浪费钱财的习俗已有了很大的改进。

    这是我的家乡大理白族人民对人生中最大的几件喜事和一件最大的“白事”的应对方法,每个地方的人都因为习俗的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虽然现在我们的一些习俗也逐渐被省去,但是我真的希望,我们这代人可以很好的把他传承下去,感谢这次为我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访活动,提供了一些对大理白族人民传统习俗提供更多细节的阿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理白族民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dq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