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认为会说话是情商高的人的专利,直到遇到《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分2部。
以前的我比较内向,更别提说话了,特别遇到陌生人,脸红得自己都能感觉到灼烧的的厉害,又烫又红,说话自然也是不敢大声讲话,后来离开家去上大学才真正的历练了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什么都只能靠自己,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自己快速的成长起来。
后来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其中一家公司一待就三四年,从刚开始的仓管到人事专员,再到人事培训专员,后又调营销部网络营销专员,按常理讲,应该算是忠诚度很高的员工了,能胜任各项工作安排,但总觉得自己还是一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如今看来,这与说话的能力密不可分。
为人本分的我,只知道埋头苦干,把工作做好,不会跟同事进行高效的沟通,相比之下,公司另一位同事别看她人小个子不高,但很有说话的智慧和技巧,也得到了领导的重用。
所以,不论是身在职场的你,还是全职妈妈,我们都要学习说话这门艺术,我们每天都在说话,在你开口之前,有没有想过怎么说,会让对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呢,还是一根筋地以自己为中心,从来没有考虑过对方的感受?
以下是我整理出来的读书笔记,当然也有一些自己结合生活的小案例便于大家理解。
1、 转述别人的赞美比空洞的赞美更让人可信
比如我们小区里一宝妈,身材保持的特别好, 穿什么衣服都好看,你见到她说:“你好美啊,好靓啊---” 和“那个我们对门的宝妈说你身材好好,如今看到真人,果然如此,路过都给人眼前一靓的感觉,“你是不是也觉得相比后者更能让对方记住你的赞美。
2、 你说什么话,你就是什么样的的人
比如你见人就抱怨老公这不好孩子调皮捣蛋,婆婆太厉害,一次两次还好,大家都当作情绪的发泄,如果每次都抱怨,久之就是怨妇;比如有人总爱说一些色情笑话,久之就是色咪咪怪叔叔;你老觉得你是可怜虫,别人都在欺负你,那久而久之,你就是可怜虫。
3、别人不是伺候你而生的。
公司同事聚餐,一起去吃日本料理,电话通知你时,你说“啊,我吃不惯日本菜。“电话那头的人会很为难的,聚餐本来 就是众口难调,如果你把自己的喜好放在首位,大概下次就不会再有人约你了噢。
那么你可以这样说;“哦,那我会吃饱再跟你们会合的,或者说我来帮大家订一 家新开的泰国菜好不好?因为我不习惯日本料理。
注意讲话的顺序,应该哪句先,哪句后,其实最主要把握的就是,别人不是为了伺候你而存在的。
3、 沉默很正常的
请朋友来家里用晚饭,大家一起洗菜做菜,忙得不亦乐乎,就没必要故意找话题聊天,打破沉默,因为“正在做”的事儿本身就很有趣。
闺蜜心情不好,找你哭诉,这时你最好的态度就是沉默,因为你不是她,你永远不能真正体会她的苦,所以沉默对她来说就是最好的陪伴。
饭后跟好久不见的高中同学散步,看夜景,无需多言,沉默反而比喋喋不休更丰富,更值得回味。
我是小米,今天先写这么多哈,明天继续更新,关于说话的文章,读书笔记+个人感悟,如果对百忙之中的您有帮助,那就关注我吧,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