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日上午,“混放是垃圾,分类成资源”舟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与调研团在临城“新晨·颐景园”开展舟山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活动。15名调研团成员或两两组合,或三人同行,对小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实地访谈,小区居民对此表示了高度的热情。
图片拍摄者:吴静
调研团成员通过扫楼访问、沿街调查、点对点讲解等形式,将150份问卷分发到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居民手中。调研发现,颐景园公寓每隔二十米左右有摆放4个垃圾桶,2个其他垃圾、2个厨余垃圾。居民王先生表示虽然小区的垃圾桶有分类,但垃圾车来处理时,往往混放,一车装走,这样的结果导致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兴致缺缺。
也有居民认为垃圾之所以这么“难分类”,是因为上级部门“限塑”不到位。“买菜带回来的塑料袋、超市食品的包装袋,进了厨房就和厨余垃圾混一起了,也没有人会去分它们”,居民刘女士如是说。还有小区居民建议应该进行垃圾分类奖惩制度,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此外,另一种比较温和建议是希望能从小孩子教起,重点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习惯。“垃圾分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问题的,更应该从下一辈入手”,杨阿姨看着在小区篮球场玩的儿子讲道。
此次调研活动的进一步了解,不仅解决了过去调研区域化的问题,更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垃圾分类结果。在本次的调研活动中,更有不少热心居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为浙海大东科“混放是垃圾,分类成资源”舟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与调研团的研究打开了新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