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也不提倡打孩子作为惩罚,但是生活中错误的惩罚方式,还不如直接打孩子一通……
1.直接把孩子锁门外让她哭。
在育儿书中可以发现,孩子的任性和不良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找到事情的根源妥善处理,这恰恰也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机会。可是缺乏方法,甚至暴躁无知的我们通常会边生气,边解决问题,比如我曾经错误的做法:直接把大宝锁在卧室门外,任由她大哭,哭了几分钟我才开门,警告她不要再哭……没有教育,没有安慰,只是强势的要求孩子,所以她在这些经历中看到了我的凶狠,她也对我产生了畏惧,她害怕我把她锁门外。虽然见效很快,但是经常这样做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经常害怕妈妈抛弃她。孩子总是孩子,会经常有不听话的时候,我们尽量多一点耐心,学会给孩子绕弯子,或者婉转的让她接受更好。原则问题直接讲原则就好,不能妥协,两三岁的孩子可以接受。
2.直接扔下孩子自己藏起来。
这个方法我在给孩子断奶时用过,还有在最初怀二胎跟大宝分床睡觉时也用过,大宝的哭声响彻家里的角角落落,最后知道真的找不到妈妈了,也就屈服了,跟着爷爷奶奶就睡了。这个方法不建议使用,孩子一岁多完全可以听懂父母的话,所以我们需要多和他说,也许她不接受,但是在尝过哭闹也没用的结果后就接受了。所以不要直接藏起来,而是要先告诉她,再用坚决的行动让他知道父母的决心,然后她就会学着接受,也会知道哭闹不是万能钥匙。
3.在公共场所大吵孩子。
“三岁的孩子懂什么,吵两句也没事的!”我们一定听到过老人这样说,可是现在的孩子真的很聪明,也很会看成人的脸色。而我们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的吵孩子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孩子,就在外人面前怎么对待他。熊孩子会更熊,而乖孩子会越来越乖巧。比如熊孩子在超市吵着要什么玩具,我们可以耐心的看着她胡闹,等她闹够了,你再拉着她走,并且告诉她,哭闹要不来任何东西,我们下次出门时先想好要什么,来了直接买,不在计划内的哭闹也不会买。
4.在亲友面前“抛弃”孩子。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一个周末我胸有成竹决定带着两个孩子找四姐一起玩……谁知一个上午短短两三个小时,我们四个人就回家了,因为二宝太缠着我,午饭都没吃好。到家后大宝又开始缠着我,终于我爆发了,把大宝扔在沙发上和二宝回卧室了,还狠狠的告诫大宝:你太不听话了,我不管你了!四姐在一旁看着我一直使眼色……可是我还是狠心走了,让大宝大哭一场后才开门安抚她。从那以后她就很怕我把她锁外面,也知道了妈妈的“厉害”。而四姐一直因为这件事教育我:没有老二,老大也还是你们的宝贝呢!她才是个三岁的孩子,你们不能这样对她!那天晚上大宝晚上睡觉一直哭,哭着说:就不要,就不要!那之后的几天,她都特别乖……我之后再也没有那样对待大宝了。有事情在家没人的时候再认真教育,而不是自己发泄式的教育孩子。
养育孩子不容易,除了生活中的照顾还有养育的方法,六岁之前的孩子可塑性很强,规矩,性格,习惯都在这段时间的培养,所以在这六年里让我们给孩子更多的帮助和引导,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培养,也是我们的责任,孩子的福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