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037094/983b9bb9f1735eb1.png)
本文由币乎(bihu.com)内容支持计划奖励。
什么是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的理念几乎与互联网同时出现,由计算机科学专家、加密大师尼克.萨博(Nick Szabo)首次提出。他对智能合约的定义是:
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从本质上讲,智能合约的工作原理是类似计算机程序的if-then语句。当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是,智能合约便执行相应的合同条款。
从1994年提出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智能合约仅仅是一个概念,都处于被埋没的状态,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原因也简单,是因为网络环境并不具备,当时没有平台能执行这种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与区块链的结合
比特币是第一个成功的区块链项目。比特币的功能很简单,就是做比特币的发行、存储和转账。数据量小,不需要复杂的处理能力。在比特币诞生快10年的今天,区块链作为单独的底层技术被提出,并得到了爆发性的发展。大家已经不满足于只是挖矿和转账,而是野心勃勃地要将整个世界都连入区块链,要将世界都数字化。这是一个很棒的愿景,同时也带来巨量的数据。分布式的存储解决了数据的保存和不可篡改。存储数据只是第一步,数据的处理才能使得数字的世界活过来。海量的数据不可能通过人工来处理,通过计算机自动化处理成为了必然。
智能合约迟迟没有实现,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能够支持可编程合约的数字系统和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支持可编程合约,而且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过程透明可追踪等优点,天然适合智能合约。
从两方面来说,区块链技术需要智能合约来实现自动化,而智能合约则需要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来实现,两者真是天作之合。
智能合约承担了区块链技术中自动化执行的角色,如同一个可以被信任的管家,会一丝不苟的执行开始的约定。大量的智能合约分布在区块链上,这样非常好的解决了链上执行自动化的问题。
智能合约的后续发展
区块链作为价值网,能在不需要特定第三方的情况下,同时传输信息和价值。智能合约正是完成信息和价值的流转和交易等行为的基本构件。智能合约可以使我们在区块链上编写我们想要的世界,还可代替许多昂贵或效率低下的中介结构来履行职能。通过不同规则的智能合约而开发成的Dapp,将实现去中心化的、流动性更好的全球大协作。
现在,智能合约正在进入全盛时期。尤其是自从以太坊对智能合约进一步的推广之后,智能合约的发展迅速更是前所未有。当智能合约达到完全部署的时候,智能合约的存在意义将不亚于HTML标记语言(该语言能够使所有信息在网上公开发布)的发明。
未来,智能合约可以在智能资产租赁(如智能房产、智能汽车)、借贷、博彩、遗嘱等领域。使得合约的执行不需要特定的中介组织,而能不可篡改的自动化完成。当然,智能合约还面临三方面的问题:1.安全性,也就是合约错了却不能改;2.私密性,也就是智能合约是在分布式账本中公开的,没有隐私性;3.意外场景问题,也就是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能收回使用权。
同时,智能合约的应用还需要将链下的数据上链,来作为智能合约的条件触发的数据来源。这也是智能合约可以大规模应用,所必须的基础设施。
最后分享一篇文章,是区块链公司Chain的CEO 亚当•卢德威(Adam Ludwin )写给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一封公开信。信中对token与区块链的关系的论述(上一期的主题),可以给我们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