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一家公司应聘,要求我准备自己的各种题材的旧作。这对我倒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很好的梳理。有了许多发现:
一来大学毕业后,我都是在线写作,当时什么平台就什么平台上写,很多网站又起起落落,所以,自己的文章也就随着一起失落了。
二来,自己写的多半是随笔,写了就写了,过后很快就继续投奔到生活里面去,把很多情绪和故事都忘记了。我竟然是读自己的文章,才记得曾经发生过那样的事情。
三来,很多时候我都不敢回头,害怕面对自己的不堪。过去哪怕有机会,也都故意”过家门而不入“了!
四来,许多当时觉得很好,觉得得意的东西,后来看起来真的不堪入目。当时觉得写得好的文章,如今看来,完全入不得眼。
如今再回头一看,有很多情绪,感悟,乃至故事,当时感触特别深,影响特别大,时间一久了,也照样都随风流水而去。
回头去看,发现,我对自己的事情、个人、情绪都太注重了,甚至应该说,只是关心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我的所谓的写作,其实都是一种当时发生的事情的记录、心情的记录,所以,哪怕文字上有章法,也最多算是随笔而已。
很多时候的所谓灵感,其实就是当自己情绪有起伏的时候,抛下其他的事情,都要把这些情绪写下来。
第二,发现自己对情绪的描写都是非常细致,甚至是琐碎的。拉拉杂杂地,好想把全部的小心思都细细刻画清楚,分毫毕现才好呢。
哪怕今天这一篇,我明知道写公众号,比如是公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比较好,我也还是继续在拉拉杂杂地说自己的一些琐事。其实是,我不关心,也写不出“公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吧!
小时候读书,比起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长篇累牍的小说,我更喜欢的是近现代的“散文”。小时候爱花画,比起中国写意山水、西方浓墨重彩优化,我更喜欢的却是“工笔”。
2020年8月8日
关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