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点进来如果是因为想要看到一个励志故事,那恐怕,要让你失望了。“吾日三省吾身”,我只是想反省一下自己,以及,要和“扇贝单词”说再见了。
2016年3月23日,大二第二学期开学初的某个晚上,在舍友的影响下第一次接触到“扇贝单词”,在这之前用的是“百词斩”。
第一次用扇贝来背单词,是格外的认真。当时选择的是拼写模式,一个单词出现时若不认识就诚实地点不认识,若认识,就进入拼写环节,拼写出错也是要重新来过。不仅要看例句读例句,还要看派生联想和大家写的笔记,有不熟悉的词就点添加加入单词本……
这样做的结果是那个晚上,我坐在那足足背了一个半小时的单词,差点口吐白沫。
到第二天,就觉得自己太忙,哪有那么多时间用来背单词(其实都是借口),搁置在那了,一搁就是一个星期,直到我的另外一位舍友也加入进来。我们受邀进入前述那位舍友的小组,算是真正开始了背单词打卡之路。
每天打卡,就会对小组有贡献值,小组的排名会提升,反之亦然。靠着深深的集体荣誉感,我渐渐地习惯于打卡。
最初一段时间,背单词还是挺认真的,平均每天能用到大概四十分钟。但由于从一开始用的是拼写模式,时间久了就疲了,认识的不认识的单词全点认识,然后靠听发音来猜这个单词怎么拼……
慢慢地,我变得机械化,完成背单词的动作,却不曾有多少单词真正记到脑子里。又过了一段时间,自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发誓再不能这样了,又开始认真背。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长期用拼写模式,造成看见一个中文词语能想到几个英文单词,但看见这个英文单词却说不出它的意思。于是我将学习模式设置成了再认,这样就可以根据英文单词来联想中文意思。
然而再认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每当我把背单词这件事拖到晚上来不及打卡时,总是匆匆点完认识分分钟结束打卡一气呵成。
仔细想想,毕业前的这个学期我几乎没怎么背单词打卡却一天不漏。坚持扇贝单词连续打卡888天的实质是,我习惯了打卡,却没有坚持背单词。
对于打卡率的追求成了一种病态的心理,我忘记了初衷,却像走火入魔一般深陷其中。
去年,我曾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分享“墨墨背单词”,觉得界面可爱,便下载下来试了试,在那段时间,我同时使用扇贝和墨墨,各50个单词(都是认真背的),使用的感受是,用墨墨记单词要印象深刻些,而用扇贝总是过几天就忘记了。
墨墨背单词App截图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墨墨的单词重复频率更符合我的记忆曲线,然而从那个时候起我心里其实已经偏向墨墨了,有一点想卸载扇贝,但是一想天呐我已经打卡这么久了放弃舍不得啊,于是继续着两个APP并行……
到寒假的时候,我又一次想要告别扇贝,又以同样的理由说服了自己,同时还想着不行啊,我还要为我的小组做贡献,怎么能突然就走了……
但最近我想到自己这几个月以来,已经许久不曾好好背过单词了,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于是这一次,我下定决心,是时候离开了,去找回自己的初心。
即便如此,我还是没能做到说卸载就卸载,还为结束我和它的缘分选了一个好日子——888,像是从一场虐恋之中抽身出来。
嗯,算是郑重的告别啦。
说到底不是扇贝不够好,它还算完善,涉及到方方面面,它是一个工具,关键要看屏幕这边的人是如何使用它。背单词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888天却是很长一段时间。
不忘初心,真的不能说说而已。不能背着背着单词,只习惯了打卡,却没有记住单词;不能做着做着事情,只养成了惯性,却失去了思考能力。
我还是会继续背单词、学英语的,这是绝对不能荒废的,或许会使用墨墨,或许会买单词书,但是我真的,要和扇贝说再见了。
既然我还不能很好地控制我自己,那就选择从根上杜绝自己偷懒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