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也许有人会刻板印象地看待印度童婚的陋习,认为一切都是因为穷。
但是桉悎觉得这真不光是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国民素质的问题。
印度童婚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吠陀时期。而且印度不少古代法典都肯定童婚,认为女子应该在月经到来之前出嫁。
1929年,印度政府通过了《禁止童婚法》,但并未奏效。一个连法律都禁止不了的陋习,可见童婚在印度人心中的根深蒂固,也能看出印度人法制意识的淡薄。
而在疫情肆虐之下,不少印度父母迫于生计“卖女儿”,童婚现象有增不减。据不完全统计,疫情封城期间,政府儿童热线处理了9.2万起儿童权益事件,其中有5584件属于童婚事件。

当然,也有许多人一直为改变国民对童婚的看法而努力。
《摔跤吧爸爸》的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在这部电影中,不理解父亲强迫自己练习摔跤的两个女儿,在同村的一位14岁女孩的婚礼上被她的一番话点醒。
“我倒是希望能有这样的父亲,能为我的未来着想,而不是从小就只让我做家务和烧饭,当我一满14岁就匆匆将我嫁给从未见过面的男人,仿佛我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接下来我就要过一辈子与扫帚与炉灶相依为命的生活。”
在大女儿决赛的前夜,父亲说了这样一番话。

“如果你明天赢了,胜利不仅属于你,胜利还属于千万个被认为不及男生的女孩儿,胜利属于那些被禁锢在家务和相夫教子的女孩儿。”
他们一直为打破童婚在印度人心中的神圣形象而努力,印度内部的拯救童婚少女的相关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多一份宣传,就多一份影响。
希望有朝一日印度童婚成为历史,更美好的光照耀在印度的大地上,也照耀在整个亚洲大陆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