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次在朋友圈看到有伙伴推荐《四个春天》这部电影,怀着好奇,捕猎到好片的心思,刷完了这部纪录片。
这部电影是导演陆庆屹以自己年逾古稀的父母为主要拍摄对象,朴素而真切地展现了他们在家乡小镇的生命状态。
两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子女都已成家立业,散落在各地,只在春节时每年一聚,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外婆。
我外婆外公也是两个老人家居住在乡下,舅舅舅妈姨姨们都住在县城,虽说距离并不远,但因为工作,因为生活家庭琐事,并不能常常回去看看老人家,就算有回去,也只是略微坐一坐就又赶回来了。
他们让我意识到,能陪伴我们一生,走到生命终点的只有我们的伴侣。
纪录片中,年老的母亲在失去爱女之后感慨:“我不在了,你爸一个人怎么面对这个家呐。”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51734/69891565937d3782.jpg)
女人总是感性的。我外婆也常常感慨如果外公不在了,或是她不在了,留下的那个人要如何生活。
独自在乡下,守着空荡荡的家,还能有生活的激情吗?
就像我看着奶奶孤身一人生活,时常心生不忍。
我们都要好好地生活,保重身体,为我们自己,也为了爱我们的人,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的了。
当然除了萧条,纪录片中还有很多温暖的记录。纪录片中的母亲用着缝纫机的场景,让我的记忆一下子回到童年时候,那时外婆家也有缝纫机,常常看到外婆使用缝纫机帮我们修补衣服破损的地方。
然而现在都不见了。
不见了的缝纫机,不见了的童年时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51734/b38303656cc5d846.jpg)
很喜欢纪录片中的这对夫妻的生活模式,可以相伴爬山,彼此陪伴依靠,也可以彼此做着各自喜欢的事情。
彼此独立而又互相依靠,这是我向往的婚姻生活。
除了缝纫机,纪录片里染头发的镜头,也让我倍感亲切。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51734/90c953d451c2d9d1.jpg)
小时候,外婆也常常让我帮她把头发染黑。现在应该也是外婆外公两个人彼此互帮互助吧。
纪录片中纳鞋的画面,也让我记忆犹新。
因为我小的时候,穿的也是外婆动手纳的鞋呢。
这部纪录片很容易让人被深深代入到黔南地区的日常生活,语境,劳作、歌唱、出游山野、探亲、丧葬、欢聚离别,无数客观而意外的细节拼凑出一幅充满原始诗意的人间图景,让我们深陷于对时间这一永恒命题的感思之中。
充满感动和温馨。
看完后觉得生活就是应该多些记录,多拍些生活日常,回头看起来充满温馨和怀念。
写到这里的时候,又突然想起除夕时想回乡下拜年,外婆说我健康喜乐就是最好的祝福。
听完泪如雨下,心里五味具杂。
我们都要好好的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