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争《道德经》7-8

不争《道德经》7-8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4-03-02 00:05 被阅读0次

8年前,邝爸带我们玩一个游戏“一年一改变”,简称年变,每年设定一个人生改变目标,用365天持续练习完成一个年度的微小变化。

坚持了6年,每年一个改变,也因此收获了健身,读书,整理,写作,直到今天。疫情这种突发事件摧毁了很多,也包括年变,疫情之后,我的年变就被迫终止了。但之前年变积累下来的美好的习惯留了下来,持续的,源源不断的,给我力量。

包括在简书一直在做的这件事,写作,如果这真的也算写作的话。

对我来说,每天写点碎碎念更像是每天刷的10KM,不在乎配速,不需要打卡,不用发圈儿,主打一个在路上。

佛系坚持,是我觉得还不错的一个状态。

直到今天君牧的一句话触动了我:“如果一件事不能坚持十年,我就不做了。”君牧指的是读书,她列了三件事:读书,健康,投资。

君牧把读书当做一等一的大事,深深的戳中我。

我以为佛系读书会更自由,突然觉得有点过于放弃。6年前我们一起上课的时候,我们的读书在一个水平上,最厉害的时候一年52本书,我可能还略高。遗憾的是君牧坚持了下来,而我已经退化到一年不足12本。

所以总是在写的时候词穷,脑中空无一物。就是了。

夫唯不争,故无尤。不与任何外界相争,与别人无关。但如果是自己的人生重要的事,那还得另议。


道德经-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解】

拥有最高修养的人就如同水的德行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为此,它可以停留在任何人都不愿意待的逼仄之地,而此种境界几乎接近于“道”。这样的一类人,总能主动选择在卑下之地安然处之,心胸始终保持沉静幽深而深不可测,待人总能真诚、友爱、无私,言出必行总能恪守信用,为政总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总能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如此不与万物相争,也就不会招致任何责怪和怨恨。

最高的品德和修养以及拥有最高品德和修养的人就如同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始终甘愿处于众人都不愿意居住的地方,水的这种境界已经接近于“道”了。

自愿选择居于地势低的地方,内心如深谷一般沉静、广阔,与人交往时保持一颗仁爱的心,说话诚实可信,从政则能够将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处事的时候总能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来解决难题,行动时则善于把握到最有利的时机。

这种不与万物相争,水一般的心态,自然不会引来旁人的埋怨和责怪。

相关文章

  • 每日好句||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流水不争先”的智慧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中,“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敢为天下先”“为而不争”,等等,...

  • 不争是自信

    不争是自信 《道德经》里经常提到“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天之道不争而善胜。”“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 越不争,越幸运

    《道德经》里的两个关键词——“无为”与“不争”。“无为”和“不争”,在整部《道德经》里出现过很多次,甚至在最后,就...

  • 不争是智慧

    不争不是真的不争,是以退为进的一种方式。 《道德经》中有句话:“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曾经...

  • 不争不辩,不攀不比,按自己的活法生活

    01 《道德经》中说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谓高尚的人处事,是做而不争功...

  • “不争”是高境界与高修养

    “不争”是高境界与高修养 《道德经》里面多次提到“不争”,国学大师做曾仕强先生解读它时,说:“不争最大争。” 这两...

  • 悟道随笔(四)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出自《道德经》。有所作为的人只是做好自己的事,不争强好胜。真...

  • 不争不是糊涂,而是一种智慧

    《道德经》中说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谓高尚的人处事,是做而不争功;正因为不与...

  • 对《道德经》中“不争”的理解

    读《道德经》,发现老子很是强调“不争”。“不争”这个词在《道德经》中出现了七次(第三章、第八章、第二十二...

  •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 晶莹剔透,清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争《道德经》7-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tp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