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不决只会让你一再拖延,光阴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被浪费的。你是真心想寻求改变吗?那就从现在开始。” ——歌德
你在工作中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你已厌倦了单调的“朝九晚五”工作,想要换一种职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抑或是对经常出差的工作产生了不满,想要找一份兼顾家庭的稳定工作;抑或是想实现儿时的梦想,当一名自由职业者。有一项研究表明:我们大多数人在一生中平均会在三个不同的组织中工作,而且经历一次对于自己人生非常重要的职业转变。当我们在心中种下“转行”这颗种子时,我们最需要的做的事情就是迅速行动起来,让改变发生,发现新的职业身份,而不是让这颗种子一直沉睡下去。
最近阅读了美国职业发展专家埃米尼亚.伊瓦拉所著的《转行》。伊瓦拉博士对来自各行各业的39位成功转行者进行了深度访谈,提炼出一系列职业转型的普适策略——或许,从中你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策略,带你开启新的旅程。
关于本书的内容,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转行最正确的策略是什么?第二,转行时,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第三,转行时,该怎么做呢?
一,职业转行最正确的策略是什么?
当进行职业转换时,你是不是经常这么做::1)首先,尽可能清晰且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2)接下来,根据思考结果来确定哪些工作或者领域能把自己的热情、技能和经验结合起来。此外,你还要从哪些最了解你的人和相关专业人士那里获得建议;3)最后,只要按部就班根据以上思考实施相关行动计划即可。
这种“先计划、后行动”的思路流传甚广,听上去令人感到安全踏实,合情合理。然而,本书的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它会导致最悲惨的结果:你会一无所获,你最初渴望的职业,永远无法实现。
“先计划、后实施”的思路有以下弊端:1. 你并不可能通过在头脑中的“反省”来发现“可能的自我”。人们是通过实践而不是通过“反省”来了解到自己“可能的自我”。2. 对“真实的自我”的执着导致多样性的丧失。如果一上来,就急于弄清真实的自我,往往还会导致行为瘫痪,在等待自己豁然开朗的过程中,机会已经从你的面前溜走。3. 当我们想要重塑自己的时候,最了解你的人反而最可能阻碍你,而不是帮助我们。家人或是朋友本意是很想给我们支持,但他们往往会加强或是拼命保住我们想摆脱的旧身份。4.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完成自我重塑是可以一步到位的——如果有了改变的愿望,只需做个决定就行了。传统方法告诉我们,别用微小的,表面上的调整来愚弄自己。实际上,急切的重大的改变会欲速不达。大多数职业生涯的转变都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这个轨迹很少成为一条直线——我们进两步退一步,一步一步的采取一些小的措施反而会使我们在重新界定自己的职业身份时,做到更加全面和更有依据。
既然传统方法“先计划,后行动”有问题,那么,正确的策略是什么?我们称这种新策略为“先行动,后计划”。“塑造职业身份”应该是一种实践,是一个对你“可能的自我”进行测试、检验和了解的过程。
我们不是一个自我,而是由许多个自我构成的整体,自我是塑造出来的,而“真实的自我”可能并不存在。因此,我们无法做到将自己从旧的职业身份立刻转变为新的职业身份,想要重塑自我,我们必须经历一段过渡期,以此来重新思考并重新形成多种可能的自我。我们无法通过思考来了解如何重塑自我,再多的反省也无法取代实践的经验。职业转型遵循的是“先做后想”的顺序。
二,转行时,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虽然这句话有些片面,但也从侧面说明了职业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当我们转行时,该如何对未来的职业定位呢?是选择一个大公司,有更高的头衔,更高的薪水呢?还是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职业,勤奋工作,体现自己的价值,以上两者可能都不是,职业真正的驱动力是我们内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我们选择一份职业时,有三个不同层次的视角有帮助你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定位,即职业选择的金字塔,这就是麻省理工学院职业专家沙因所说的“职业锚”,它包括我们的能力、偏好以及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放弃的工作所带来的价值。
在这个金字塔的最顶层,是最常见的选职业思路,也就是自己和别人看着最明显的东西:我在什么机构、做什么工作、要不要继续做行政。从这个角度作为职业生涯的抉择依据,是大多数人的做法。
而金字塔的第二层,思考的是我的能力是什么?我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我觉得工作能够给我的价值是什么?站在这个层面作职业选择的人,就不太会被具体的岗位、工作所局限。比如,有的人会把自己的能力定义为擅长帮助企业转型。那么他选职业时,既可以去大公司,也可以去小公司,既可以做咨询顾问,也可以在一线参与具体的变革,既可以担任经理人,也可以自己做老板。在这个职业选择过程中,看起来岗位在变,实际上,对他而言,不变的是从事自己专业能力擅长和热爱的事情。在这个层面选择职业,就比第一个层面要更深刻。
不过,作者认为,金字塔的第三层,才是职业选择的最基础标准。在这个层面,你思考的是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什么?这对你的决策影响才是最大的。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工作很多年,只是无意识地在做“别人认为应该成为的样子”,而没有认真地思考“自己真正可能成为的自我”。
书中举的一个例子,有一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在他取得很高的职级和收入后,突然意识到他对工作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换了几个工作,别人都觉得他做得很好,但是他自己内心就是不满意。他已经找到发挥自己所长,收入又高的工作,为什么内心还有冲突?
原来,当他事业有成,越来越忙的时候,他内心深处的基本价值观在不断提醒他:家庭、孩子对他很重要,而他为了满足职业的成功却牺牲了家庭。过去,在他的职业选择中,从未意识到这是影响他职业的因素,而当所谓的职业成功后,却把他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拉得越来越远,所以他的内心的价值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也就对自己不满意。有一天,当他终于意识到了家庭对他而言有多么重要,在他生命当中更应该坚持的是什么,就彻底放弃现在的工作,重新开启一份既能够兼顾家庭与孩子成长又能够发挥职业技能的工作。这个决定在外人看起来很艰难,但是他自己却从内心满足,而且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事业发展起来。
我们旧有的观念是:“我能做什么,什么样的工作能赚钱,以此为标准选择职业。”然而,作者建议,真正适合换职业的时候,是你发现了自己真正看中的事情,有热情很想投入一件事情的时候,或者你想做的事情和能做的事情无法调和的时候,你就不要再担心和犹豫了,现在,你的最佳转型时机到了。
第三,转行时,该怎么做呢?
如果你要转行到一个新的领域,作者首先给出的三个建议就是:第一,列出各种可能性;第二,尝试的时候要不断地试错;第三点,就是在想要尝试的领域中你需要发展新的人脉。当在已有的工作人脉体系之外,又发展出了新的人脉体系,才有更大的可能性获得支持并转行成功。
1、列出“可能的自我”
在重新职业选择的时候,你需要放弃寻找那所谓的“真实的自我”,而应该努力去发现“可能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可能的自我”,我们不是一个自我,而是由许多个自我构成的整体,自我是塑造出来的,而“真实的自我”可能并不存在。作者交给我们一个工具“现实可能性列表”:把可能成为的自我列出来,比如心中所有觉得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可能想要成为的人,或者自己热爱的是什么。
2、不断试错
找到一个新的职业和新的行业,其实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要做的不是一开始就全力以赴,不是下个大决定然后一次改变所有的事情,而首先要做的是试错。
该如何试错呢:小范围的低成本的去尝试不同的工作,这里并不是说要不停地去换工作,而是说在保留现在工作的前提下,去开发一些副业。比如:兼职、外包或去感兴趣的领域接受培训等。
试错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一个去尝试,找到“可能的自我”的过程。正因为我们的精力有限,进行跨行尝试的成本高,因此,小范围低成本的试错就为我们探寻和验证可能的自我创造了机会。
3、发展新的人脉
在转行过程中,想要让自己更坚定地走下去,获得心理支持,就要找到自己的导师,和跳出过去的人脉圈子去建立新的社交网络,这样才能够一方面获得技术上的支持,一方面获得精神和感情上的支持,让自己最终能够坚持走下去。
首先,寻找一个导师。导师可以降低你加入一个新行业的成本,帮助你熟悉环境和行业规则,也会鼓励你完成心理方面的转变。
其次,建立新的社交网络。过去的人脉关系会阻碍你的转行,因为他们是以过去对你的认知来评价你。新领域的人脉,会给你提供各种各样新的机会和情感支持,帮助你融入。
本书的作者反复强调:即便你知道以上所有的信息,你也不一定能够转行成功,转行时一个复杂的过程,职业身份的转变不仅仅局限在个人的能力、想法和行动上,而是一系列的自我询问和自我探索后发生的,自我塑造是一种演化性的转变和适应性的过程。虽然转行之路有很多不确定性,但仍然值得期待。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如果你也想重塑自我,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最后附上作者总结提炼的,重塑职业生涯的9种非传统策略:
1.先行动,再回顾
只通过内省发现不了真正的自己。你必须行动起来找到你新的思维和存在方式。
从改变你做的事开始,尝试不同的路径,先行动,再从中回顾你的想法、感受和需要。不要分析和计划你进入新职业的方式。传统方式如自我评估和职业顾问侧重由内省开始。我们的建议恰恰相反,请你走出去,留意每一步行动教给你的东西,确保其帮你进入下一个步骤。
2.别拿自己太当真
不要再寻找你真正的自我了。把重点放在你想尝试发现的那些多重可能的自己上。
自省确实重要,但我们会把它作为实验真相的挡箭牌;思考我们是谁没有探索我们是否真正是想象中的自己来得重要。在现实中行动让我们有机会通过我们的行为认清自己,也让我们在学习中调整期望值。相反,停滞不前则会隐藏真实的自己。
3.和矛盾共处
给自己一个过渡期,在坚持和放弃中转换。与矛盾共处比做一个不成熟的决定要强。
职业转换成功前的几年必定充满各种困难、挫折、疑惑和不确定性。重塑职业生涯最艰巨的任务之一,便是当你感到搞不定时依然坚持你的路线。不幸的是,除了坚持下去和从事下一份错误的工作之外,没有其他选择。特别当心匆忙的时候做出的决定,尤其是那些不请自来的机会。从旧到新的转换需要时间,想走捷径往往事与愿违。
4.积少成多,不要一次到位
要抵制住“下一个重要的决定,一次改变所有的事情”的诱惑。运用小步快跑的策略,让每一个小小的胜利积累起来,引领你实现更大的变化,那些定义你工作和生活基本假设的大变化。接受曲线救国的方式。
量变促成质变,小步骤引发大变化,所以不要在寻找所谓的答案和捷径上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几乎没有人能一次成功。不要墨守成规,我们需要很多小步骤,而非一大步。从平凡的行动和小步骤中学到的会告诉你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动。当你开始问自己,是否除了工作之外的生活的其他方面也需要改变时,你对职业转换的认识就更深一层了。
5.实验新角色
挖掘一些能帮你感受新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的项目。把它们当作业余活动或平行的工作。从而能认真实验而不用承诺什么。
从小处着手。以做副业和临时任务的方式思考,而不要急着做决定。认真去做,但不要过早承诺,逐步确定你独一无二的长期价值和偏好。确保去尝试不同的领域,在收窄你的选择之前可以比较这些体验。
6.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别太计较你想做什么工作,而是去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和能为你的转换提供帮助的人。但别指望在你现有的社交圈里找到他们。
跳出你的小圈子吧,向外拓展。找出你的榜样——那些让你瞥见可能的你的人和以不同方式工作和生活的活生生的例子。大多数人不仅想改变工作的内容,还憧憬着与我们尊敬并乐于共处的人共事。
7.不要坐等灾难来临
不要等到真相显露的灾难时刻到来。运用日常发生的事情去发现你所经历的转变的意义。练习去组织和重新组织你的故事。时间会让它逐渐清晰。
大多数职业转换历时3-5年。如果有所谓的转折点的话,通常在这个过程的后期才出现。在当中的阶段,你应该把各种事情当作信号,不要无动于衷。你所做的事的重要性远超事情本身。利用生活教给你的各种东西去改编,或者至少重新审视你的故事,如同你为不同的工作去改写简历和求职信一样,你的故事也要以不同的方式说给不同的人听,并要试着说给那些有怀疑眼光的人听。你的故事一直改变也没关系。
8.退一步,但别太久
如果前进受阻,不能深入思考时,花点时间从焦躁的状态中撤出来,想想你为何以及如何改变。即便是乡间一日游也能让你远离熟悉的人和地方。但时间别太久,否则状态不容易找回来。只有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积极地投入,才能让我们发现自己。
9.抓住机会
改变瞬间发生,而后又是新的开始。我们对大的变化有时候准备得比较好,有时候却没有准备。抓住机会吧。
机遇之窗开了又关。我们有时可以接受巨大的变化,有时又觉得小小的改变都难以容忍。利用一些自然的机会来迈出脚步(比如拿到学位或者是重新找工作的机会,抑或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日)。与他人沟通,你会改变。注意常规习惯的潜在影响。即便摇摆不定,问题多多,在不同身份间切换,我们还是在进步。不要让没有解答的问题束缚住你,哪怕做出暂时的承诺也要继续前进。
网友评论